金灿荣:美国将在4个方向挑衅中国,中美军事冲突的风险有多大?
作者:风吟枪啸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说过:“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中美关系的变迁完美诠释了这一条国际关系准则。新中国建立之后中美军事对抗,到上个世纪70年代,中美破冰,进入一段蜜月期,再到冷战结束,中美关系发生微妙的变化,合作中有摩擦。
现如今,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指出,美国将在4个方向挑衅中国,中美大有全面对立的趋势。那么在未来,中美军事冲突的风险到底有多大?
一:崛起的中国,变化的中美关系
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因素,中美关系以对抗、对立为主。美国甚至介入朝鲜内战,矛头直指中国。中美双方在朝鲜展开一场殊死搏斗,无数人民志愿军将士,为捍卫国之尊严,血染他乡。
在此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美国对中国的敌对态度并没有丝毫的改变。但美国封锁孤立的政策并没有达到其预期,新中国综合国力提升,不再是那个任人宰割的国家。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在美苏全球对抗当中处于劣势,为了寻求平衡,遏制苏联的扩张,美国向中国抛出橄榄枝。恰逢中苏关系也极速恶化,为了保证中国的国家安全,中美之间走在了一起。
从中美关系破冰到尼克松访华再到中美正式建交,十年间中美双方寻求共同点,扩大合作基础。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从美国手中得到了许多迫切的资源,从整体来看,中美关系处于一个蜜月期当中。
但以利益为主导而联系在一起的关系往往是注定不能长久的,随着形势的变化,中美关系不再融洽,摩擦时有发生。
冷战后,美国成为全球霸主,放眼世界,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中美关系又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当时中国的实力相对弱小,并没有引起美国的重视,中国抓住机会,大力发展中国的经济,稳步推进改革开放,而美国则在全球范围内布局,特别是中东等地区,巩固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中国的崛起速度让世界为之惊讶,美国回头再看中国,发现这个昔日的弱者已经成长为一个庞然大物,随之而来的是美国高调宣布重返亚太,矛头直指中国。中美逐步由合作走向竞争。
现如今,中国发展欣欣向荣,而美国国内却愁云惨淡,美国更是处心积虑想要打压中国。视中国为主要对手的美国,正在加快布局,多管齐下。在这种背景之下,美国将会从何处对中国出手?
二:竞争法案,四面出击
中美关系一直以来都是国内的热点话题,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的分析称:“美国将在政治、经济、军事、人权这四个方面对中国发起挑衅。”
就在前不久,美国国会参议院高票通过《2021战略竞争法案》,矛头直指中国。这部法案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有严重分歧的两党在对华政策上达成一致。
这部法案详细介绍了美国将在以下四个方面对中国发起挑衅。首先就是政治方面。
美国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世界霸主的地位不仅仅来自于美国自身的强大实力,还得益于美国拥有一众盟友的支持,其中以英法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但美国的这些盟友同样有自己的想法,在对华政策上态度不一。特别是在特朗普政府时代,美国和其盟友的关系一度面临破裂的危险,因此美国需要加强和盟友之间的合作,特别是在对华态度上,美国需要这些盟国的支持。
换言之美国企图在政治上孤立中国,整个西方团结一致,防范中国“破环”现有的国际秩序。
再有就是要在经济上遏制中国的发展速度。当前中国经济正面临产业调整升级的关键节点,这决定着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
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下,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美国意识到要想遏制中国经济发展,就要在高精尖科技方面卡住中国,中国国内的芯片问题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除此之外,美国还要与中国在世界经济方面展开竞争。在该法案当中明确提出美国要利用所谓的国际反腐败问题,来阻止中国的一带一路建设,其实质就是要在经济上封锁中国,利用美国在全球经济体系当中的优势,尽可能阻止中国走向世界。
美国还将在军事方面与中国展开竞争,颇有挑起军备竞赛的意味。根据最新的资料显示,中国的军费开支大约占GDP的1.2%,而美国的军费开展占到整个GDP的3.4%,中国的军费开支有所上涨,而美国的军费开展则略有下降。
就是在军费开支有较大差距的情况之下,美国居然还公然叫嚣要加大在军事方面的投资,增加军费开支,以应对所谓的来自中国的军事威胁。
美国此举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中国的军事实力稳步提升,在军事方面能够与美国一战,在美国挑起中美全面竞争的背景之下,增加军费开支,也就不难理解了。
如果说以上三个方面的竞争,对于中美关系的挑战尚且还有回旋的余地,那么美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挑衅,则将中国逼到了墙角,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美国对中国一直高举人权大棒,主要在涉及新疆、香港、西藏及台湾,其目的就是要插手中国内部事务,干涉中国内政。前不久的新疆棉花事件,背后就有美国的影子。
在该部法案中,美国提出将逐步取消同台湾官方往来的限制,这一条款明显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将台湾看成是一个“国家”。
维护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中国方面的核心国家利益所在,美国公然插手中国内部事务,在台湾问题上违背“一个中国”原则,这种行为中国是无法忍让的。
假若美国在一意孤行不顾中国方面的警告,中美关系将会迎来巨大的挑战。那么在美国发起对华的全面竞争的背景之下,中美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有多大?
三:冲突可能小,潜在威胁大
从短期来看,中美之间发生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首先美国国会虽然通过了《2021战略竞争法案》,是否会完全执行依旧是一个未知数。
拜登政府所面临的困难不少,上任后不久就公开发表声明称不会寻求与中国对抗,但也绝不会让中国在自己的任期内超过美国。
拜登政府的态度很明显,会给中国施压压力,从多方面打压中国,尽可能阻止中国崛起的速度,但不会主动寻求和中国的全面对抗,特别是如今美国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之下。
中美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至少在目前来看不能用绝对对立这种词语来形容,还存在不少可以进行合作的共同点。
中国方面多次提出中美之间的合作领域多过竞争领域,在经济、反恐等诸多领域存在着共同的合作基础,中美之间加强合作符合两国人民利益,至少在目前来看是这样的。
而中美军事冲突则意味着中美关系的全面破裂,因此在短期内中美之间爆发直接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不大。
但从长远来看,导致中美关系全面破裂,以致于引发军事冲突的潜在威胁巨大。首先美国通过的《2021战略竞争法案》释放出一个明显的信号,在对华政策上,民主党和共和党达成了高度的一致。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论谁成为美国总统,中美关系的竞争态势都是不变的。假若美国方面使劲浑身解数都无法阻止中国崛起,甚至超越美国,为此美国很有可能会不惜两败俱伤,与中国发生直接的军事冲突。
其次美国战略竞争法案当中明确提出,要在人权问题上打压中国。而美国的行为就是借“人权”之名干涉中国内政。中国或许在其他一些不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上让步,但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方面,是不存在商量的余地。
特别是美国渐渐有放弃“一个中国”原则的趋势,扶持台湾对抗中国。中国在核心立场上决不让步,如果美国一意孤行,分裂中国,中美军事冲突将不可避免。
毕竟,或许在未来,中美关系将转变为竞争大于合作。我们当居安思危,抛弃幻想,准备战斗!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