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1-6-5 12:09

今日科技话题:苎麻驯化机制、双胞胎子星、“三叉戟”、帝王蟹基因组图谱、天象大片、人类基因组测序

作者:科协身边事
1
科学家首次揭示苎麻驯化机制





▲ 中饲苎1号(左)和青叶苎麻。刘头明供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联合有关单位开展野生和栽培苎麻基因组比较及群体进化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苎麻驯化过程中基因组的演化特点,并发现了多个纤维生长相关基因的驯化选择印迹,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植物杂志(The Plant Journal)》上。


——《中国科学报》


2
三星系统中双胞胎子星间存在快速物质交流




6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近期发现食双星仙王座GK的双胞胎子星间存在快速的物质转移,并给出了双星物质交流演化的关键证据。他们还发现,这一双星含有类太阳的第三天体处于分层的三星系统中。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这项成果。


——《科技日报》


3
“古鱼王国”发现4.1亿年前游动的“三叉戟”





▲ 图片来源:新华网




6月1日,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曲靖“古鱼王国”中发现了4.1亿年前游动的“三叉戟”——长吻三歧鱼的踪影。长吻三歧鱼在云南曲靖“古鱼王国”的首次发现丰富了三歧鱼科的形态特征,为探讨盔甲鱼类在早泥盆世布拉格期的适应辐射提供了关键的材料。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古生物多样性与古环境》杂志。


——《科技日报》


4
科学家成功获得高质量帝王蟹基因组图谱





▲ 帝王蟹 唐伯平供图




近日,《分子生态资源》发表了首个歪尾类螃蟹的高质量基因组图谱,即一种重要经济蟹类蓝帝王蟹(Paralithodes platypus)的基因组。由于帝王蟹重要的经济价值、较高的繁殖率、独特的身体结构和很强的深海适应能力,以及在蟹类进化上特殊的系统学位置,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很多问题的研究迫切需要在基因组层面开展。为此由盐城师范学院江苏省盐土生物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教授唐伯平团队牵头与境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和高校合作,共同开展了蓝帝王蟹的基因组研究。


——《中国科学报》


5
日环食等天象大片将“热映”6月天宇


▲ 视频:6月天宇轮番“热映”天象大片 “双星伴月”露出“笑脸” 来源:中国新闻网




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1日消息,在一轮“超级血月”精彩谢幕后,“双星伴月”“金星合月”“日环食”等天象将接棒6月天宇剧场,续写“佳片之约”。在6月1日当天,太阳系最大的两颗行星——木星和土星,将近距离“牵手”月球,在东南方低空组成一个很规整的等腰三角形,形成“双星伴月”。


——中国新闻网


6
迄今最全面人类基因组测序完成





▲ 图片来源:新华网




20年前,科学家宣布读取了一个人的全部脱氧核糖核酸(DNA),其实,他们漏掉了少许。现在,由于读取DNA方法的改进,科学家终于可以从头到尾读取人类的全部基因组了!据生物预印本网站(biorxiv)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对全部人类基因组30.55亿个碱基对进行了测序,与此前结果相比,新结果增加了2亿个碱基对以及2000多个基因。


——《科技日报》
来源:今日科协微信公众号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习近平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科技话题:苎麻驯化机制、双胞胎子星、“三叉戟”、帝王蟹基因组图谱、天象大片、人类基因组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