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欧洲低估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作者:孔帆在巴黎全球标准的制定就将在美中两国间产生
5月,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公布了一份立场性文件,“欧盟、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及德国经济前景展望”。这份文件建议德国经济利用机会加强对欧盟施加更大的影响。文件指出,德国经济应该在谈判桌上保持一席之地并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而且欧盟应该在国家之间协助塑造未来的世界贸易格局。文件同时建议德国经济在中国之外的亚洲地区寻找其它的市场和伙伴国。文件分析认为,亚洲依旧是世界经济增长的引擎。
德国经济亚太委员会主席、西门子前总裁Joe Kaeser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德国体量太小,凭一己之力无法在制定全球标准的问题上获得足够的话语权。如果欧洲不联合起来,那么全球标准的制定就将在美中两国间产生。
今年5月20日,欧洲议会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及58票弃权,大比数通过决议,冻结审议与中国的《中欧投资协定》的批准进程。
决议指出,如果要恢复审议欧中投资协议,北京方面必须先取消对欧盟政治和外交人员的制裁措施。
虽然这项决议没有约束力,但在欧盟27国政府中具有政治影响力,也意味着欧中双方在2020年12月底达成的协议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Joe Kaeser说,所有这一切也表明了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中国这个经济大国,各界的态度在此之间已经变得多么分裂。他说:“他们(中国)会盯着我们看,但他们不会等待我们。”
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就是期待欧洲进一步加强一体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长期的富裕与繁荣。Joe Kaeser认为,秋天德国联邦大选结束后新的联邦政府全面着手这个问题。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在许多行业都是技术和市场的引领者。如果这个过程出错,那么德国的损失最大。
中欧协定被冻结 “一个巴掌拍不响”
导致这一系列连锁反应发生的不仅仅是中国。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富裕发达的工业国家拿什么理由去拒绝发展中国家提出的追求富足生活的要求呢?这里需要大量的策略和技巧。大家还是要彼此沟通,并且考虑到其它国家的现实情况。有一些文化上的事,在采取行动前,应该先搞清楚弄明白。Joe Kaeser这样认为。
“中国现在正以越来越清晰和高效的方式落实其谋求领导地位的主张。所以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去因应中国和它的制度。国家资本主义作为政府管理模式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效率。这种体制不符合我们的民主标准,但是它却是现实存在的,所以民主世界也必须和它来打交道。”
欧洲低估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
很长时间以来,欧洲人低估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经济影响和地缘政略影响。Joe Kaeser说,现在我们必须留意美国人现在有什么打算。美国人肯定会采取行动,并且在战略上做出新的调整。他们很可能把韩国、日本和其它一些拥有共同战略利益的国家聚拢在一起。那么这些国家今后就会和美国展开更密切的合作,而不是和欧洲。因为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看,欧洲很难和这些国家并列在一起。而且在极端的情况下,欧洲也不可能成为这些国家的保护国。我们欧洲人必须要当心别被落下了。
今年2月,美国 前参议员吉姆·韦伯曾发文倡议拜登政府考虑启动“美版一带一路”。 他呼吁拜登政府开始重视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常被忽视的国家”,给这些地区选择美国的机会,以此抗衡中国影响力,防止世界体系为威权主义所胁迫,这有利于美国的“外交和经济健康”。
6月1日, 彭博社报道称,七国集团(G7)计划在即将召开的G7领导人峰会时推出一项“清洁绿色倡议”(Clean Green Initiative),其主旨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个框架,支持其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 这项倡议被看作是 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针锋相对的“替代方案” 。
目前,欧盟也已经感觉到了,美国不会与其建立真正的合作关系。因此,美国下一步矛头可能就会指向欧盟,要么征税,要么威胁。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