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日本社会:很多人出于“正义”战疫情,却成了“战患者”
作者:译言网日本的面临第五波新冠爆发,“德尔塔”毒株以前所未有的传染速度席卷日本全国。在疫情之下,南海放送在日本雅虎发布了一篇有关人们由于对新冠的恐惧情绪所造成社会歧视的报道。
爱南町进行消毒作业的工作人员
去年3月,日本爱媛县的爱南町确认首例新冠病例。爱南町,曾经以足折宇和海国立公园内的美丽海景而闻名、人口仅2万的小城,因为新冠疫情笼罩了一层不安的色彩。本来如果有了病例,不同自治体会公布性别、年龄等不会特定到个人的信息。但因社交媒体的发达,一些传闻在网上传开,而且有些人开始尝试“人肉”到新冠患者。有爱南町居民表示:“就算自己不想知道患者的个人信息,也会通过某种途径听说。就像有个情报搜集网。”人们将患者找出,不知是想帮助他,还是避开他,又或者是打算攻击他。
◆为了保护家人而失控的“正义感”
在确认了首个病例后,每有新增病例,患者就不断被人找出来。报道记者为了确认向某位男性居民询问知道哪个患者,“某某酒馆的老板娘,在高知的小钢珠店被感染了。”随后报道记者前往居民所说的酒馆,一位女性爽快的接受了采访。这位女性说:“会通过Line告诉客人自己感染了新冠。在朋友圈也发了动态。因为是个小城市,有点事不用一会就传遍了。”通过社交媒体和街头采访我们听到了一些声音,某公司职工:“为了保护自己和家人,希望知道些信息”、某家庭主妇:“希望了解些信息,因为最不希望自己家孩子被感染。”、某大学生:“为了保护自己,不管传闻还是什么都当真的比较好。”,可见这种情况不局限在爱南县。为了保护家人和自己,人们心中生出的“正义感”的根却是毫无根据的传闻,并且以此为动力开始挖掘患者的信息,情况也渐渐失控。某公布确认了病例的公司经常接到“快把名字和住址公开了。”“告诉我个年龄就行,剩下的我自己调查。个人隐私?别扯淡了!”这失控的“正义感”在进一步发酵,逐渐影响到人们的生活。
爱媛县发现首例新冠病例报道
在确认当地首例病例一个月后,某小学以“因为其父是卡车司机,在首都圈等疫情严重地区往来,会提高风险”为理由,要求加上新入学的共3名儿童自行在家隔离。对此情况,该运输公司社长表示:“因为疫情,现在的物流尤其重要,我们也没有职工感染新冠。学校却声称如果想让孩子们参加入学典礼,就让他们的父亲去旅馆住,和孩子们分开生活。根本就是职业歧视!”在爱南县,另外还有两所学校以父母为卡车司机为理由,剥夺孩子上学权利。
◆历史重演
四国地区有一种叫四国遍路的文化,即循着弘法大师的足迹巡游88所寺庙。爱媛大学的中川未来准教授介绍:“过去有许多人因为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得不前往他乡,其中因为被歧视、贫困、有残障或者麻风病无法留在故乡的人有不少。”曾经的四国地区,对他乡人一视同仁,有给前来的巡游者无偿提供饮食和住宿的习俗。在明治、大正时期,霍乱在日本大流行,前往四国巡游者的处境也变化巨大。从过去的高知新闻可以看到,“必须赶走巡游者”等评论,县政府也认为巡游者导致麻风病扩散。
1918年,前往四国巡游的某女性日记中写到:“今天警察出动了不少人去抓巡游者。当晚,被逮捕的巡游者们被带到看守所,后来被押到县边境,被逐出去。”(高群逸枝《娘巡礼記》)
虽然中川准教授表示,要谨慎分析那时强化对巡游者的管制和确实存在的巡游者死亡增加的因果关系,也指出需要注意当代因社交媒体等易用性交流手段对人们看待新冠方式的影响。
中川未来准教授
新冠疫情让日本社会中的偏见引出,失控的社会情绪正把新冠患者“驱逐”出社会集体。与新冠的斗争,实则变成“人和人之间的斗争”成了疫情下日本社会面临的一大问题。
图片来源:yahoo、bing
本文选题/编辑:p1n
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