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又对中国提要求了?美高官:中国破坏了气候环境,得多收关税
作者:国际法大视野据《联合早报》报道,美国气候特使约翰·克里参加二十国集团环境部长会议之前表示,拜登政府尚未决定是否对来自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碳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关税,以此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途径。他表示,“中国有许多历史超过40年的燃煤电厂,它们不赚钱,效率低,”并敦促北京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关闭燃煤电厂。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已经成为了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减排不是专属一国的任务,更不应该成为政治斗争的武器。
全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气候危机,这一点相信不用过多论证,我们自己也能感觉到近两年的极端天气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危害越来越大。就拿今年来说,在北美,热浪来袭,美国和加拿大连续打破历史最高气温记录,加拿大甚至出现了49.5摄氏度的超高温天气,热死了233人;在亚洲,前几日郑州千年一遇的强降雨,造成城市内涝,郑州市铁路、公路及民航交通受到严重影响,截止至今暴雨已致33人死亡,8人失踪;欧洲也好不到哪里去,受连日暴雨影响,德国西部的洪水已造成至少81人死亡,近1300人失联的惨剧。
在全球气候变暖这场危机中,没有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在这样的时刻,各国更应该携起手来,一起将降低碳排放量视为己任,而不是趁机拿气候问题对别国指指点点、说三道四。更何况从全球各国碳排放情况来看,美国似乎也没有什么资格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别国发难吧。
据英国石油公司(BP)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第70版)》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亚太地区碳排放量占全球总排放量的一半以上,合计占比达52%,其中中国占比27%;北美地区碳排放量占比为16.6%,欧洲地区碳排放量占比为11.1%。
具体到国家碳排放总量,中国和美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两个碳排放国家,在总量上中国碳排放量远远超出了美国。然而从人均碳排放量来看,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却始终高居世界之首。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6.6吨,美国的人均排放17.6吨,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倍有余。3.3亿的美国人口总数,贡献了世界上16.6%的碳排放量总额,而中国有14亿的人口,人均排放量甚至低于马来西亚。面对这样的差距,美国不是先反思自己,反倒过来批评中国,真是好一个逻辑鬼才!
中国工业发展脚步本身起步比美国晚,美国已经发展成为发达国家,而我国仍是处于发展中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经济发展仍需要大量的煤炭能源消耗。在增长经济的压力和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上,中国始终坚持发展绿色产能,从2010年以来,我国的单位能耗密度持续走低,彰显了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的巨大努力。
节能减排不是政治口号,更不应该是政治武器,希望各国都能在这场全球的浩劫里一起携手共进,少一动一点嘴皮子,多做一点实际的事情吧。
https://www.dolc.de/api.php?mod=ad&adid=custom_9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