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之父”去世了,你的表情包都来自他!网友:到底读“基腐”还是“gay腐”?
作者:Pinterest优选本文由最有爱的公众号 Pinterest 原创出品
(ID:pintchina)
这年头,谁手机里还没百八十个表情包?
但没有他,斯蒂芬·威尔海(Stephen Wilhite),就没有今天的表情包。
他是GIF的发明者,于美国当地时间3月14日去世了,享年74岁。
说到GIF,想必大多数人都不会陌生。
当它们展示在我们眼前,仿佛一张有语音功能的图片,能够帮我们准确清晰地传达心情。
“没有表情包都不会聊天了”,成为当代无数网友的真实体会。
回到1987年,当时斯蒂芬带领团队创建了这个伟大发明——GIF。
它的全称是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是一种既通用,又可压缩的图片格式。
简单来说,就是图片由许多的像素组成,每一个像素都被指定了一种颜色,这些像素综合起来就构成了图片。
而且,一开始的GIF是不会动的。
直到1989年,他们开发了一个新的GIF版本,图才能动起来。
原理很简单,类似我们小时候玩过的翻页动画,将许多相似帧组合在一起连续播放,就有了动态的效果。
(世界上第一张GIF图片)
明明大小就是一张图片,但是却能像视频一样,图片看了会沉默,视频看了会流泪。
要知道在1990年,互联网的上传速度最快也不过1kbps,传输一张1MB大小的图片需要将近一个小时。
所以,GIF是当时市场上最好,最通用的。
“跳舞婴儿”是世界上第一张大范围传播的GIF,它也是斯蒂芬最喜欢的一张。
这张“香蕉/黄瓜/胡萝卜跳舞图“,也是因为看着停不下来,成了90年代最红的GIF之一。
照理来讲,GIF当时在能动的基础上还能循环,普及速度应该会很快才对。
但好景不长,它很快就遇到了GIF生中的一个大坎—— 专利收费。
因为GIF使用了一种叫做LZW的算法,而这个算法的技术专利是由Unisys公司持有的。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想分一杯羹。
于是,两个公司就联合发布声明,让每个用到GIF的公司,都要给专利拥有方Unisys公司付费。
这个消息让技术圈的开发者们炸了,险些让GIF退出了历史舞台。
好在到了2004年,持续了20年的GIF软件版权到期了。
GIF成功翻身,又可以重新免费被使用了,还在2012年被牛津美国词典评为年度词汇。
斯蒂芬也因GIF在2013年获得了威比奖(Webby Awards)终身成就奖,分量相当于“互联网界的奥斯卡”。
搞笑的是,当时关于GIF的读音,一直存在着争议。
在此之前,美国某编程论坛一用户曾经发布过一个调查问卷,还收到了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5w网友的参与。
根据调查结果,有65%的人读“基腐”,只有26%的人读“gay腐”,剩下不到10%的人读成“基爱爱抚”......
针对这个问题,斯蒂芬在获奖那天播放了一个GIF作为他的获奖感言,反复强调发音是“jif”,而不是“gif”。
用中文来念的话,大概就是读“巨腐”。
时至今日,GIF已经有了35年的历史。
同时也是互联网出现频率最高的图片格式之一,被更多应用在各种搞笑表情包当中。
(NICE.gif)
(我对钱没有兴趣.gif)
(奥斯卡事件.gif)
但做表情包并不是GIF的最终宿命,最近几年,人们又玩出了新花样。
来自墨尔本的时尚达人Greta Larkins在一次看秀的时候灵感大开,将静止的图像转换成GIF。
充满古怪幽默感和满满创造力的动图,在ins上一经发布便获得了成千上万的喜爱。
平面设计师David Szakaly通过对GIF的艺术化,改变了人们心中GIF只能用来搞笑的看法。
他的作品通常为黑色和白色,并具有无限循环效果,延伸了想象空间和趣味性,着实非常惊艳。
一只名为 “彩虹猫(Nyan Cat)” 的NFT动图,甚至卖出了58w美元的高价。
作为艺术家探索新边界的艺术媒介,GIF为其创造了新的展示机会。
也有人靠做GIF变得小有名气。
比如摄影师Romain Laurent,用自己身边朋友的照片制作成一幅幅搞笑却又充满新意的GIF动画作品。
无论在哪一个领域,都能看到GIF的身影。
古德曼说,GIF占据了静态与动态画面之间的富饶地带。
它超越了普通文字符号表达的含义,填补了静态图片和视频间的空白。
“发明了GIF,是他一辈子最自豪的事情。”
据他的妻子回忆,在3月1日之前,他还在自己的火车模型室里摆弄自己的模型、编代码,这些都是他的日常。
谨以此文表达对斯蒂芬·威尔海先生的感谢。
撰文、编辑 / Taylor
责任编辑 / 蜜糖
图片 / 网络
END
「喜欢就点赞」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