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2-6-18 12:26

俄乌战争改变了德国几十年的外交政策!还影响到对华看法

作者:木春山谈天下
木叔这篇国际评论,来分析围绕俄乌战争,德国最近民意的一些变化。
俄乌战争打响后,对德国而言其实是一个巨大的机遇,用该国总理朔尔茨的话说,这是一个“转折点”,标志着德国外交和安全政策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比如,他立即取消了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并告诉德国议会,将按照北约的目标,将GDP的2%用于国防。
不要以为做出这样的决策是轻而易举的。木叔注意到德国的很多评论都认为,鉴于朔尔茨通常被视为是一个非常谨慎的政治家,因此俄乌战争后的一系列举动说明他正在承担着巨大的风险。
不过战争进行了3个月后,很多德国人发现朔尔茨太谨慎了,以至于德国公众舆论与政府政策的分歧越来越大。
换句话说,俄罗斯对乌克兰下手,促使普通德国人对俄罗斯采取比该国战后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强硬的路线。朔尔茨政府应该考虑到这一点再及时改变政策。



乌克兰和德国国旗
举个例子——这是欧洲媒体发布的:

1月底,虽然当时还没有打仗,但是战争的风险正在累积,乌克兰也正在积极备战。当时有高达73%的德国人完全反对向乌克兰提供任何武器。
然而4月底的民调显示,55%的德国人赞成朔尔茨政府对乌克兰交付重型武器,并且大多数公众表示,朔尔茨在帮助乌克兰方面做得不够。
考虑到德国政府是一个三党联合政府,朔尔茨的决策可能有所顾虑。但其实所有的政党支持者基本都倾向于武装乌克兰。
比如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中,有59%的普通选民表示:尽管德国有困难,但对乌克兰的支持应该继续。在绿党的选民中,这个数字跃升至78%。
为什么仅仅3个月民意就逆转?

这一方面是出于对俄罗斯态度的迅速变化,另一方面就是出于对朔尔茨政府政策的不信任。
德国人的态度为什么变化?首先要了解该国普通民众和政治精英如何看待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至关重要。
二战以来德国奉行一直“通过贸易来改变”的外交政策,而不是像英美更愿意用武力解决问题。毕竟欧盟是一个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成功例子,各成员国有矛盾,用对话和经济就可以解决,德国的边界不需要有战火。
苏东剧变是这一“用地缘经济改变地缘政治”政策更成功的例子。此后德国将这个原则复制到对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外交当中:有冲突也可以用贸易来软化分歧,甚至希望用贸易来改变对方的姿态。
在数十年的和平气氛之下,德国民众也认同了这点。即使和俄罗斯意识形态差异太大,但义无反顾地支持北溪2号以及严重依赖俄罗斯的能源贸易合作。
木叔注意到,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

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争使德国人对他们曾经倡导的这个“用地缘经济改变地缘政治”的模式持怀疑态度。
1月的民调显示,近60%的德国人支持继续使用北溪2号管道;如今超过75%的德国人表示,希望在未来几个月内立即或逐步从俄罗斯能源中独立。
甚至俄乌战争也影响甚至拖累到德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媒体透露的民调显示,83%的人希望德国减少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俄乌战争给德国带来的更大的变化可能是政治版图的重整。
随着朔尔茨支持率下降,外交部长贝尔博克越来越有人气。这是一位鹰派绿党女政治家,多年来一直反对北溪2号,也是最早呼吁给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交付的人之一,她已成为德国最受欢迎的政治家。
这说明,来自普通德国人的信息是明确的——德国人现在想要一项将价值观放在外交中心位置的政策。显然,这对俄罗斯是个挑战。
【所有作品已受版权保护,严禁抄袭、转载,否则将承担法律后果】

乐水鸣佩环 发表于 2022-6-18 17:53

脱离柴米油盐酱醋,将三观作为唯一衡量标准和指引,构建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乌托邦国家和政权。

终究还是好日子过久了,皮痒了想要倒退几年。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俄乌战争改变了德国几十年的外交政策!还影响到对华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