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2-6-30 19:31

我不愿只在梦里见到你

作者:流明影视
有这么一部动画,叫做《宝莲灯》。




它是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五部动画长片。
前四部分别为《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金猴降妖》,也是它们中投资最大、篇幅最长的一部。
未曾料到,《宝莲灯》成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绝唱,也成了国产动画分水岭。



绝唱在于,《宝莲灯》之后,上美厂再也没有一部动画能够超越它,即使底子再厚,仍旧经不住整体的滑落。

分水岭在于,《宝莲灯》作为1999年的动画,具有承上启下的划时代意义,然而承了上,却丢了下。
这一丢就是16年,直到2015年的《大圣归来》为国产动画挽尊,才续起了这跟“弦”。
其实,这16年间也有很多优秀的国产动画出现。
可为什么只有《大圣归来》配得上?因为《宝莲灯》足够经典,不仅学习了好莱坞的包装,还保留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而且单凭配音阵容,《宝莲灯》就能封神,有姜文、徐帆、宁静、陈佩斯、梁天、朱时茂等人,他们几乎都未收任何费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就算《宝莲灯》不提及这些大咖和那些带着梦想的友情相助,在其他方面依旧是碾压级别的存在。
剧情上有突破。
天宫三圣母爱上人间书生刘彦昌,不惜触犯天条,带着宝莲灯下凡与他相会。





二郎神欲大义灭亲,拆散这对鸳鸯,行天上之法,岂料被宝莲灯所碍,被迫成全他们七年。
七年间,他们育有一子,唤作沉香。
泛舟采莲之时,宝莲灯突放光芒,惊扰了愁肠百结的二郎神,解了他的无处寻觅。
二郎神知晓宝莲灯的厉害之处,绑了沉香要挟三圣母束手就擒,为救儿子她交出宝莲灯,被压华山底下。
天宫中的沉香并不知情。
偶遇小猴子与土地爷,从土地口中得知母亲被舅舅二郎神所害,怒火中烧的他,潜入藏宝阁,夺回宝莲灯,逃离天宫。
在人间,沉香经受的打击并未减少,被假道士骗、被哮天犬追,被孙悟空拒,幸得他意志坚决,艰难长大成人。
时间的流逝没有冲淡他的救母之心
沉香再度找到孙悟空,晓之以情让他心生共鸣,将白龙马交于自己,到火湖锻造神斧。
二郎神闻讯赶到,阴谋诡计尽使,沉香殊死一搏,达到灯人合一,击溃舅舅,力劈华山,迎来母子团聚。
思想上有破局。



代表人物是孙悟空,由他引发了一个思考,该被体制束缚还是挣脱体制枷锁?
土地为帮沉香救母,费尽周折请求孙悟空出山,却换来他的一句“小忍成人,大忍成佛,你看我老孙不就忍成佛了吗?”
由此可见,曾桀骜不驯的齐天大圣成了大忍成佛的斗战胜佛,进入了体制,变得身不由己。
他被制度磨平了棱角、失去了个性、扔掉了脾气,提高了所谓的情商,说着违心的话、做着违心的事、学着违心的笑。
他试着慢慢收起锋利,适应社会的圆滑,学习世俗之见,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这是他的不破。
只不过,生来倔强的齐天大圣怎可忍受禁锢,再受一次紧箍之苦。
沉香三番两次的拜师与真心最终打动了孙悟空的铁石心肠,他用一句“我不把你打得满脸桃花开,你就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践行了自己骨子里的来去自由。
这是他的破,也是他对循规蹈矩的不满,更是他桀骜不驯的完美诠释。
画面有古典美。
那一幕幕别具韵味的山水,像极了一幅幅绝妙的国画。
水光涟漪,鸟语蛙鸣,荷花摇曳的波光湖面,池塘梦晓,阑槛辞春,蝶粉轻沾飞絮雪,燕泥香惹落花尘。
落英缤纷,诗意盎然,绿树成荫的林间小路,曲径幽长,绿水缭绕,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音乐有传世作。
也许很少有一部动画长片,甚至是电影,像《宝莲灯》一样,仅有三首插曲,每首都是经典且质量颇高。
它们分别是李玟的《想你的365天》、刘欢的《天地在我心》,以及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



第一首呈现对母亲思念的刻骨铭心,第二首突出劈山救母的不拔之志,第三首表达母子相见的难分难舍。
当然,《宝莲灯》也不是没有缺点。
如模仿日美痕迹很重,人物塑造简单,二郎神坏得一目了然,沉香性格单一没有成长过程和多样性。
配乐很好,但成人味太浓,且与剧情的关联性不是很大,制作不细致,粗糙的地方有很多。
这些毛病都客观存在,不能因为童年滤镜就忽略掉《宝莲灯》的不足,《宝莲灯》之所以被捧得如此之高,还不是得益于同行的衬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我不愿只在梦里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