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诈骗无孔不入
作者:内机电网络中心网络安全
AI诈骗无孔不入
最近,视频网站上通过人工智能换脸,《亮剑》里的主角用英语飙起了台词,通过小程序用户也可以将自己变成电影里的人物。新技术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种名为“AI换脸诈骗”的新骗术。
典型事例:青岛的一名大学生和他在网上认识的“女朋友”视频聊天,对方称需要资金周转,男孩打钱过去之后,发现竟然被诈骗了。
技术人员:我们通过取证发现其实跟他聊天的并不是他的女朋友,对方是通过虚拟的摄像头,然后通过AI换脸的功能跟他进行聊天。
AI如何做到在视频通话时换脸呢?
技术人员:刚才我们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上传到电脑上面,我们只需要打开软件选择头像,左边已经看到我们的图片,右边是事先拍好的一段视频。工程师已经把所有的参数都已经设定好了,我们只需要点击开始执行,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这个窗口弹出来过后,换脸视频就已经开始生成了。
AI换脸用于诈骗 反诈也有新手段
不断迭代的AI技术,已经把换脸视频做到真假难辨。前不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发布谨防“AI换脸”等新型欺诈手段的风险提示。
AI诈骗如何预防?
1、识别假脸
2、多重验证,确定身份
3、保护信息,提高警惕
4、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除了一些简单的预防AI诈骗的小方法,专家介绍,AI合成软件的升级可能是飞速的,所以我们就需要通过一些更专业的软件来分辨了。
技术人员:我们可以通过软件来识别,比如人的整个轮廓,替换的眼睛、鼻子、嘴巴这里,它的像素大小是不一样的,颜色的色域是有差别的。像我们的衣服一样,要打一个补丁,是没办法做到完美的。这些我们眼睛肉眼看不出来,但是软件算法是可以检测出来的。
此外,国家也在通过多重手段防范“AI换脸诈骗”,近两年,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政策文件。先后开展了“互联网深度合成算法备案”“大语言模型算法备案”等有关工作。严厉打击利用AI换脸、变声等手段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希望同学们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在社交媒体上,涉及钱款事项一定要多重核实,切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实提高自己的防骗识骗能力。同学们,反诈骗行动刻不容缓,大家一起行动起来,用智慧武装自己,与诈骗违法犯罪行为作坚决斗争,确保个人的财产安全。
来源:央视新闻
编辑:任彦颖
审核:田泽坤
制作:网络协会融媒体运营中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