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飙升:无风无日时的危险
太阳不见了,风也不吹了。可再生能源的反对者因此感到印证了自己的看法: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显著下降,电价突然飙升。在德国,目前天黑时间长,阳光难觅。这在冬天并不罕见,但当全国范围内也没有风时,就会成为一个问题。这种现象被称为“无风无日”(Dunkelflaute),由于天气原因,太阳能发电量减少,尤其是风能发电几乎停滞。其结果是:电力交易市场的电价可能会飙升。例如昨天,次日交割的市场电价峰值超过每兆瓦时900欧元。不过,目前价格已经回落到接近每兆瓦时100欧元的范围,这是该季节的正常水平。
消费者与电价波动
普通家庭用户几乎感受不到这种波动,因为他们通常与电力供应商签有长期合同。然而,大型客户的情况则不同。他们通常以短期方式采购电力,因此可能突然面临高昂的电价。
当可再生能源的供电中断时,燃气和燃煤电厂需要顶上。这些电厂的发电成本较高。此外,还需要进口电力,而进口需求的增加也推动了电价上涨。再加上较低的气温会导致电力需求增加。
可再生能源的占比与面临的问题
“全年来看,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的占比约为65%,在消费中的占比为56%。”布鲁诺·布格尔(Bruno Burger)在接受德国电视新闻台(ntv)采访时表示。他是弗劳恩霍夫研究所的能源专家。目前,德国仍然有足够的发电厂容量来弥补无风无日的情况,但布格尔指出:“德国正在关闭越来越多的发电厂。这是一个问题,我对此并不支持。”德国政府此前推动了核电退出计划,并计划逐步淘汰燃煤电厂。
极端天气下的电力供需平衡
尽管如此,布格尔并不担心冬季电力供应会紧张:“冬季高峰时,我们的用电量约为75吉瓦。在没有风能和太阳能的情况下,我们拥有约100吉瓦的装机发电容量。不过,这其中一些电厂是备用的,需要随时做好运行准备。”
为了应对这一情况,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Robert Habeck)推出了一项电厂建设法案,计划通过国家数十亿欧元的资助推动燃气电厂的建设。这些新建的燃气电厂未来将在冬季弥补可再生能源无法满足的电力需求,并计划随后转换为使用更环保的氢能。然而,随着德国三党联合政府的解体,哈贝克不得不放弃这些计划。
电价的另一种极端情况
虽然冬季可能因无风无日导致电价飙升,但也存在另一种极端情况:当阳光充足且大风时,电力生产过剩,电价变为负值。这意味着发电商不仅无法从输入电网的电力中获利,甚至需要支付费用。而大型用电企业则可以因此获得每千瓦时的补贴,用以鼓励消费。 在德意志的电力舞台上,最近发生了一场颇为戏剧性的表演:一边是无风无日的“黑暗时刻”,另一边则是电价飙升的“疯狂快闪”。想象一下,阳光藏起来,风也罢工,这情景就像导演失联,整个剧组都懵了,结果只能紧急把老旧燃煤电厂请回舞台,重新回炉重造。
首先,咱们来聊聊这位“无风无日”现象。就算冬季来临,天黑得早也不是啥新鲜事,但全国范围内缺风缺光,那可真是给我们这些依赖可再生能源的国家来了一记现实的重击。电力市场的价格从暴风骤雨般的900欧元每兆瓦时直降到100欧元的正常“干草堆”水平,仿佛是一场电价的过山车,令人目不暇接。
普通消费者大多与电力供应商签下漫长合约,因此对电价波动的敏感度大致相当于对冰箱里剩菜的关注——只要不坏,尽量忽视。但对那些大型客户来说,他们就像在高风险赌场里赌注翻倍,一不小心就会面临天价电费,真是“电力富翁”的噩梦。
这个时候,燃气和燃煤发电厂就不得不出山了,虽然它们的发电成本就像高档餐厅的菜单一样,令人咋舌。再加上冬天带来的用电需求猛增,那些进口电力的需求也是不断推高电价,让人直呼“贵得离谱”。
布鲁诺·布格尔毫不留情地指出,虽然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生产中占比达到65%,但德国的发电厂正在逐渐退场,这就像是球队裁员,可能会让后防线愈加薄弱。他强调,虽然冬季高峰期的用电量达到了75吉瓦,但我们仍有100吉瓦的发电能力,可以应对。不过,如果你是那条备用的电厂,就要随时准备好迎接“出场”的召唤了。
而为了应对这一系列艰巨挑战,德国政府计划通过新法案推动燃气发电厂的建设,就像给新增的演员打备注,未来或许能转型为更环保的氢能。然而,随着政局的变化,这一计划却成为了泡影,仿佛预告片放出来了,最后却没能上映。
当然,电价还存在另一种极端情况。当阳光灿烂,狂风刮起时,我们又会迎来电力生产的盛宴,电价竟然能变成负值。那时发电商不仅没辙收钱,反而要付钱给电网,真是“我发电,你买单”的奇特局面。对于大型用电企业来说,简直是“趁机消费”的绝佳良机,可谓是电力界的“逆袭”。
总而言之,德国的电力市场就像是一场高风险的娱乐节目,时而黑暗,时而眩光,充满了未知的惊喜与阴险的陷阱。作为观众,我们只能静静期待,看看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剧情反转出现吧!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