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客科技 发表于 2024-12-13 14:50

“一带一路”上的异国师徒情

作者:微信文章




异国师徒情





2018年,是张亮来到海外工作的第6个年头,这一年他最引以为傲的是收了巴塞尔这个徒弟。

1

倾囊相授的“领路人”



巴塞尔和张亮的第一次会面是面试现场。2018年4月,埃及项目急缺技术力量,组织招聘。隔着桌子,张亮观察起这个“90后”埃及小伙,人瘦瘦的,但十分精神,建筑专业且绩点全年级第一。巴塞尔问了很多问题,有一年实习经验的巴塞尔对答如流,对正在的工程也有研究。

巴塞尔顺利通过面试,成了一名技术员。初出茅庐的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问别人,问得最多的就是张亮。张亮也乐于给巴塞尔耐心讲解,面试官顺其自然做起了师傅。虽没有拜师仪式,可张亮却丝毫不放松对巴塞尔的引导。知道师傅工作之余备考过建造师的巴塞尔,也开始自修内功,白天工地干活,晚上夜校读书,希望通过计划工程师的国际考试认证。

夜深人静的办公室,一个备考一个陪考。遇到问题,张亮倾囊相授、毫不保留地向巴塞尔讲解。考试前,张亮问:“紧张吗?”巴塞尔幽默回答:“师傅该讲的都讲了,我该学的都学了。考不过,明年再来一次。”结果,巴塞尔一次考取证书。

巴塞尔很快成为项目中唯一的外籍高级管理人员,与师傅张亮并肩作战,与中国团队携手共进,一路升迁。如今巴塞尔已是质量经理,并做起了计划工程师工作,手下带了9名埃及青年工程师。张亮常逢人就说:“我的徒弟已经是师傅了。”

2

师徒同心,百事不怠



项目建设初期,中国团队创新性提出20万吨级的临海强透水层大型港池降水干开挖方案,这在国内外尚属首例。最终,中国方案从7家国际性公司中胜出。“我们顶着压力,我们成功了。”张亮回忆。但关键是如何落地?先在离海岸线不远处挖一个大坑,后排走开挖区域地下水,创造无水干燥条件后,再从内向外挖掘。大坑深度达20米,相当于54个足球场,坑的外面就是地中海。相当于,施工人员头顶就是海水,一旦决堤,四五百人的生命和400多台设备都有危险。

  张亮和巴塞尔师徒二人负责关键技术把控,守好堤坝。沉降观测技术、设备仪器无法完全搬到现场,时间上也来不及。两人一合计,从中国空运来关键器件,联合埃及当地监测机构,共同动手组装了一套“埃及版本”的深层土体位移监测系统。让整个坝体就像有了“ICU监测器”,每天早、中、晚检测,随时掌握这道生命线的最新情况。

  “师傅,数据好像有异常。”一天,巴塞尔突然说,坝体位移数据激增,有土体滑坡苗头。张亮指示明早重测一次,确认情况。通常测量清晨6时进行,这一晚连夜组织监测团队提前到达现场,巴塞尔守了一整夜。第二天一早,张亮说,“你去洗漱,我来盯后面的结果。”

好在,虚惊一场,数据没问题!码头港池开挖的291天,全程无恙,还为当地创造了800多个就业岗位。“One truck,one family!(一台卡车,一个家庭!)”埃及总理穆斯塔法·马德布利来视察项目忍不住感叹。

3

亦师亦友,携手点亮深水港



有一阵子,张亮见巴塞尔闷闷不乐,问巴塞尔遇到了什么困难。原来,巴塞尔的母亲肾功能衰竭,每周需定时做透析,巴塞尔原定于2022年上半年举办婚礼,不想父亲心脏病复发,支架手术后感染迟迟未康复。眼见积蓄花光了,婚礼也一再推迟。

张亮和同事们驱车300多公里,专程去看望巴塞尔的父母,送上慰问金。“你年纪不小了,抓紧办婚礼。”张亮像兄长一样,个人掏出几万元人民币。巴塞尔的婚礼顺利推进。

  又有一阵子,见张亮愁眉不展。巴塞尔来到巴塞尔的办公室,开门见山地说:“师傅,我知道你为什么不开心,你应该是知道有人要我去别的地方工作。但我告诉你,项目关键期,我不会走。”说完,当着张亮的面,巴塞尔撕掉了工作邀约。

一艘艘船在新港靠岸又驶离;一个个集装箱被装满又搬空……巴塞尔觉得,这是埃及最美的风景。今年,他的婚礼上张亮是指定的伴郎。婚后,他打算带妻子去武汉看看。虽远隔万里,但那里有师傅——张亮的家,还有美丽的黄鹤楼和长江大桥。
来源:一公司

作者:史筱迪
编辑:刘   玲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带一路”上的异国师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