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人航天:中国航天人的筑梦之路
作者:微信文章中国载人航天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正式立项实施以来,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的光辉历程。从神舟一号的成功发射,到神舟五号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再到如今的空间站建设,每一步都凝聚着航天人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776466808388091906
1
起步与发展阶段
1956年: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这一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随后国务院制订了《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要在十二年内使我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1958年:中国开始兴建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并正式提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目标。同年,国防部五院制订了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发展规划纲要。
东方红一号
东方红一号(代号:DFH-1 ),是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021年6月24日,中国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仍在轨运行 。
2
载人航天与深空探测阶段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并圆满完成飞行任务,我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安全返回。
神舟五号任务的成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的梦想,是中华民族智慧和精神的高度凝聚,是中国航天事业在21世纪的一座新的里程碑。
中国神舟
神舟七号:2008年9月25日,载有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三名航天员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七号”实现了航天员出舱活动和小卫星伴飞,成功完成了多项技术试验,开启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新篇章。
神舟八号:简称“神八”,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八艘飞船,是中国首次进行交会对接航天飞行任务,也是中国“三步走”空间发展战略中建造空间站的重要前提。
神舟八号实现了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是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神舟十号:简称“神十”,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艘飞船,也是中国的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神舟十号飞行任务实现了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任务的连战连捷,为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后续载人航天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中国航天探索一览
3
深空探索新阶段
神舟十二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二艘飞船,是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第四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二号”的3名航天员是天和核心舱的首批“入住人员”。这次飞行任务,多个“首次”创造历史:首次实施载人飞船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空间站阶段首次出舱活动、首次实现长期在轨停靠、首次绕飞空间站并与空间站径向交会等。
神舟十九号所属神舟载人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载人航天器,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飞船可一船多用,既可留轨观测又可作为交会对接飞行器,满足天地往返的需求。
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3次飞行。
航天精神与未来展望
载人航天事业的成就,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坚定了全国各
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决心和信心。
载人航天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组成部分。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报国、科技强国的艰辛探索与伟大实践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这一精神不仅是中国航天工作者在长期的奋斗中铸就的,而且是对“两弹一星”精神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生动体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精神。
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的发展不仅是国家实力的体现,也为国际合作提供了机会。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航天合作,与其他国家共同推动人类航天事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为人类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伟大的事业,它不仅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追求科学梦想。随着中国空间站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们期待着中国在载人航天领域取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