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多式联运互联互通 打造“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示范通道
作者:微信文章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vLibVT3tYpeCbYRweWPbpoQmfAh9GEL1T6qwtTnaBwxqRdtDmEeWLZG7AG8IoTQicMKV5ZG5m8JhyCtDKWSM6nDQ/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江苏既是物流大省,也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接近80%。日前,我省8个物流降本增效典型案例入选国家典型案例,连云港市“推进多式联运互联互通,打造‘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示范通道”案例成功入选,并成为省发改委发布的物流降本增效首个典型案例。
在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记者看到,一列国际班列正在进行紧张装卸作业,即将开往蒙古乌兰巴托。近年来,连云港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优势,推出国际班列相关创新案例13项,有效提高多式联运全程物流效率和便利化水平。其中,国际班列“船车直取”零等待模式使中转作业时间节约75%,过境货物“集改散”直装模式将过境全流程时间压缩60%。今年还成功推出了“一次委托、一口报价、一单通办、一票结算”的多式联运“一单制”服务模式。
以模式创新为抓手,服务物流降本增效的同时,连云港还以信息互联互通为突破,加强数字赋能。积极推进新亚欧陆海联运数据大通道建设,实现场站、海关、铁路等信息共享,与哈国霍尔果斯无水港实现数据集成,开发的口岸国际班列时效分析系统将整体通关时间压缩30%以上。
数据的背后是平台和通道建设的双重提升。连云港建成运营连云港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组织出海基地,成功打造亚欧跨境运输重要集结中心、构筑“公铁河海”多式联运物流运输体系,提升双向开放服务能级。投入运营以来,中哈物流基地和哈国霍尔果斯无水港累计完成货物集装箱进出场量387.2万标箱,上合组织出海基地累计完成物流量3.17亿吨,物流业企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同时,积极融入“中国-中亚”交通走廊建设,形成覆盖中亚主要站点、延伸欧洲关键节点的通道网络,长期保持至中亚的主通道地位。重点紧扣“班列+海运”联动发展,连云港已累计开通近远洋航线98条、国内海铁联运通道25条、国际班列线路6条,特别是联通日韩、东南亚和中亚五国间的跨境贸易,业务占比超60%,成为全国跨境运输第一港。
未来,连云港将继续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打造“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标杆和示范项目的指示要求,深度融入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在打造东西双向开放枢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供应链产业链融合创新、促进全社会物流业降本提质增效中勇挑重担、积极作为,以更宽视野、更高标准推进“一带一路”新亚欧陆海联运示范通道建设。
来源:连云港新闻审核:王修贺发布:蔡佳美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