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4-12-26 08:43

中国妇女报 | 法治护航“一带一路”黑龙江实践

作者:微信文章
如果不是黑河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室,于先生可能不会那么顺利拿到2000元修车款。

12月10日下午,在黑龙江省黑河市水运口岸旅检现场出境大厅的“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黑河市民于先生讲述了今年7月驾驶小轿车与俄罗斯一辆大货车发生剐蹭,经调解妥善解决的经过。

在黑河,冰雪覆盖的黑龙江对面,就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12月10日上午,中国黑河公路口岸—俄罗斯卡尼库尔干公路口岸旅客运输正式开通,为跨境交流提供更便捷的通道。

于先生的经历是黑龙江省司法行政系统服务“一带一路”法治成果的缩影。黑龙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日前,司法部组织媒体采访团前往黑龙江省开展“‘一带一路’法治同行”主题采访,实地了解黑龙江省在法治护航共建“一带一路”方面的经验成效。黑龙江省司法厅采取一系列创新举措,积极开展国际合作,成功办理了一大批涉外法律服务案件。

运用调解妥善化解涉外纠纷

今年7月27日上午10点42分,于先生在黑河口岸货场倒车,俄方大货车司机叶甫盖尼也在倒车,两车相撞。

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爱辉大队副大队长丁旭和同事接警后赶到现场,认定肇事双方同等责任。双方车辆肇事位置是封闭道路,不进行违章罚款。

于先生当时咨询4S店,修理费需要6000元,双方各承担一半,俄方司机只带了1000元,双方未达成一致协议。

丁旭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当时翻译没能讲明白。后来想到5月挂牌的“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室”,他找到了黑河市司法局。

7月30日,黑河市司法局工作人员宋迎誉作为翻译人员和同事参加了这场调解。在黑河市公安交通警察支队爱辉大队,经过40多分钟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丁旭告诉记者,公安机关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室了解法律又精通语言,解决问题快,有利于涉外交通事故的快速解决。

今年5月,黑河市司法局设立“涉外法律服务工作站”,为两国企业和公民实时提供相关法律咨询、企业合规指引等便捷高效的法律服务,并依托工作站建立“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工作室”,搭建了涉外民商事纠纷调解平台。

涉外纠纷人民调解所依据的《黑龙江省调解条例》是一部全面规范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的地方性法规。条例自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为推进调解工作特别是涉外调解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涉外公证服务高效便利

12月10日下午,某公司负责人贾先生来到黑河市黑河公证处办理相关业务。该公司主要从事气体进口业务,2023年8月15日通过黑河口岸进口了第一辆整车气体。

贾先生告诉记者,相较于此前的海运,陆运节省了时间成本。俄罗斯的车辆进入我国,需要办理车辆、罐体、人员备案,包括罐体等上百个文件需要翻译公证,之后还需要定期更新。黑河公证处主动与翻译公司商量,对曾经公证过的文件仅收取副本费,每次都能为企业节省几千元翻译费和公证费。俄方发货时间不固定,有时文件快过期未能及时发现,公证处多次周六日加班帮助解决难题,“及时让货物通行”。

黑河公证处主任张丽丽介绍,黑河公证处为确保该公司从俄罗斯进口气体项目在黑河顺利通关,主动提供“全天候快速办”服务,第一时间为其出具50余份涉外公证文书。公证处开设了服务自贸优先通道,压缩办证时限为5个工作日,申请公证书一两天就可以办好,有的当天可以拿到,“办证时间多一天,当事人的成本会增加很多”。

黑河公证处是黑龙江省10家办理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机构之一。张丽丽介绍,从开通至今累计办理了140多件涉外远程视频公证。今年已办理69件,相较去年增加57%。

今年5月,黑河市市民魏女士找到黑河公证处。十多年前她与丈夫离婚,未分割夫妻共同所有的三处房产。即将退休的她要随孩子到外地生活,急需卖房。前夫在俄罗斯生活多年,双方关系不睦,她希望在双方不见面的情况下办理公证,获得前夫的授权。

张丽丽介绍,考虑到其前夫在国外,后来采取了远程在线公证方式,通过远程在线申请、受理、核对并签名。

妥善办理了公证事项,魏女士“非常满意”。她告诉记者,这是特别好的工作模式,跨国交流不方便,双方关系紧张,远程视频公证既解决了回国的麻烦,又避免直接接触。

据介绍,今年以来,黑龙江省共办理证书类、亲属关系、无犯罪记录、婚姻状况等涉外公证16.6万余件,有效满足我国及俄罗斯、蒙古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样化公证服务需求。

提供更加专业的涉外法律服务

涉外法治建设是司法行政系统近几年的一项重点工作。黑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刘勇介绍,近几年,黑龙江在涉外法治建设过程中,制度、机制以及体系建设都有了长足进步。黑龙江出台《关于加强涉外法治工作的若干措施》,提升涉外法治服务保障水平,助力构筑向北开放新高地。

企业对涉外法治服务有强烈的需求。黑龙江省司法厅曾联合省外办、省工商联、省商务厅等组织进企业送服务促发展专场活动,黑龙江省373家涉外企业全部被请到省司法厅。刘勇记得,在司法厅二楼大会议室,原定3个小时的座谈会开了5个半小时。

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副秘书长王金涛记得4年前俄罗斯远东边疆区的一家商会找来,希望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在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设立办事机构,以吸引中国企业走出去。当时各项条件都欠缺,试水后效果欠佳,哈尔滨仲裁委员会改为招聘俄罗斯仲裁员和海外仲裁代表,宣传推广中国仲裁法律制度和仲裁规则。

12月9日,在哈尔滨仲裁委员会,一个大幅展板呈现了多张境外仲裁员代表的照片。哈尔滨仲裁委员会聘请了50名外籍仲裁员,包括13名俄罗斯仲裁员。2017年至今,哈尔滨仲裁委员会受理31件具有涉外因素的案件,标的额近30亿元人民币。

12月4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哈尔滨代表处黑河合作项目启动,黑龙江省通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巍担任合作项目办公室主任。她曾在俄罗斯担任过公司法务,现从事专职律师工作,在涉外法律服务中深感中俄在立法、执法、守法等方面存在不同。王巍表示,将寻找更好的方式在法律框架内链接联盟的资源,为企业服务。

11月4日,黑龙江省司法厅会同省法院、黑龙江大学创新建立“东北亚法律查明中心”,为人民法院、商事调解组织、仲裁机构等提供俄罗斯、韩国、日本法律查明服务。在刘勇看来,域外法查明中心对诉讼、调解、仲裁都将有很大的助力。



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SWIYdiadJibrcAdKWCE1V4J9icRSVHkqBJ8gNajib8icufBiaic65IZCu1iaGrXvRGoib6FqAERzECR2Lu95gsMIRms8cZw/640?wx_fmt=other&from=appmsg&tp=webp&wxfrom=5&wx_lazy=1
文章来源 | 中国妇女报作者 | 王春霞编辑 | 郭奥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SWIYdiadJibrcm9iakMZxP1Kib97x8ad404uuLV8AC4c17plPkfHDH2Rd85NEDWIGQbfELF23Ric1DZqGAzozKb1vIw/640?wx_fmt=other&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司法部出品

欢迎投稿到邮箱sfblwtg@163.com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妇女报 | 法治护航“一带一路”黑龙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