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很奇特的城市——银川市3区2县1市概况
作者:史话古今说楔子
银川,古称兴庆府,别称凤凰城,是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曾是西夏王朝的国都,因乾隆年间开办的银川书院而得名,是宁夏境内一座依托贺兰山、横跨黄河两岸、灵盐台地而建的历史文化名城。银川的南北两侧均有明长城分布,保存有与明十三陵相媲美的西夏皇陵,其存在的历史之久远,吸纳秦汉、唐宋皇陵之所长,历史研究价值极高,有东方金字塔的美誉。不仅如此,银川还是一块资源宝地,黄河自青铜峡流出在这里冲刷出狭长且富饶的“塞上江南”,是俗语中“西套”平原的腹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种类多样的中药材植被。
银川市的交通区位也十分的突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包兰铁路、宝中铁路、银西高铁等铁路干线在此交汇,还有贯穿南北的青银高速、京藏高速、福银高速穿梭于此,还有全国旅客吞吐量排名靠前的国际机场坐落于此,助力其成为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
银川一带在先秦时期属西戎之地,汉武帝时始筑北典农城属廉县,在历经东汉末年及两晋十六国的乱世后,这里原本富饶的农耕景象被打破,成为北方许多游牧部族的居牧地,曾短暂做过赫连勃勃的大夏王行宫,北周时随着人口增多始置怀远县属灵州,唐朝时县治毁于黄河水患迁往今兴庆区境内,北宋初年降格为怀远镇,李元昊之父在此修筑城池升为兴州,后升格为兴庆府,公元1038年设为西夏的国都,西夏中期改为中兴府。
随着蒙古大军攻灭西夏后,改中兴府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治所,后改作宁夏府路的治所划属甘肃行省,明初在此设立边镇称“宁夏镇”,清朝时改称宁夏府划属甘肃,辖区整体涵盖了今天宁夏的中北部。1929年甘肃、宁夏分治,改置宁夏省,1947年设银川市成为宁夏省的省会。1954-1958年随着宁夏省的撤销银川市曾划入甘肃,1958年定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首府,此后历经多次的调整,于2002年基本形成了银川市的框架,下辖3个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总面积9025.38平方公里(全自治区第二小),常住人口290.81万(全自治区最多),2023年GDP总量2685.63亿元(全自治区最高)。
兴庆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驻地,下辖12街道、2个镇、2个乡,总面积8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80.8万,2023年GDP总量662.72亿元。兴庆区位于银川市区东部,横跨黄河两岸,明长城绵延于此,地势平坦开阔,有鄂尔多斯台地分布,引黄干渠密布,湿地众多,气煤储量可观。属两区三市交汇地带,与灵武市、永宁县、金凤区、贺兰县、平罗县(石嘴山市)、鄂托克前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公路(京藏高速、青银高速、109/244国道)机场(银川月牙湖机场)
兴庆区是银川的老城区,境内在唐初时为怀远县城,西夏时为国都兴庆府,元朝时为宁夏府路治所,明建文帝时置宁夏军镇,是明朝九大边防军镇之一,清朝时为甘肃宁夏府治。1947年银川设市后成为城区的一部分,2002年将主城区的一部分和郊区共同组建兴庆区,2003年原陶乐县南部辖区(黄河东侧)划入境内。
主要景点:承天寺塔、海宝塔、玉皇阁、黄沙古渡、银川鼓楼、凤凰碑
金凤区
银川市府驻地,下辖6个街道、2个镇,总面积35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64.4万,2023年GDP总量362.1亿元。金凤区位于银川市中心、包兰铁路东侧,典农河纵贯南北,湖泊湿地众多。与西夏区、贺兰县、兴庆区、永宁县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银西高铁、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宝中铁路)公路(绕城高速)
金凤区一带在清朝时分属宁夏、宁朔二县,1941年为银川市的组成部分,1972年改置为郊区,2002年新城区东侧和郊区部分辖区组建为金凤区。
主要景点:宝湖湿地、阅海湿地、七十二连湖
西夏区
下辖2个镇、7个街道,总面积112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为45.61万,2023年GDP总量531.25亿元。西夏区介于贺兰山、包兰铁路之间,属银川平原的西部,地势西高东低,林地和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与贺兰县、金凤区、永宁县、阿拉善左旗(内蒙古阿拉善盟)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包兰铁路)公路(绕城高速、乌玛高速、110国道)
西夏区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的所在地,是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也因此而得名,民国时期为宁朔县、永宁县地,1951年划入银川市,1954年改为银川市第三区,1955年改称新城镇,1961年置新城区,2002年改称西夏区。
主要景点:拜寺口双塔、滚钟口、贺兰山岩画、西夏王陵、犀牛湖
特产和民俗:贺兰砚
灵武市
银川代管县级市,下辖1个街道、5个镇、2个乡和1个农场,总面积3009平方公里,人口29.6万,2023年GDP总量814.65亿元。灵武市位于银川市的东南部,黄河、苦水河东侧,明长城以南,是灵盐台地的腹地,沙地广布昼夜温差大,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天然柠条林分布,煤炭资源极为丰富。属两区三市交汇地带,与永宁县、兴庆区、鄂托克前旗(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盐池县(吴忠市)、红寺堡区(吴忠市)、利通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吴忠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大古铁路、银太铁路、银西铁路、银兰高铁)公路(青银高速、银昆高速、古清高速、211/307/344国道)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4E级)
灵武,古称灵州,汉惠帝时置灵洲县,北魏时改置薄骨律军镇,后称灵州,北周、隋朝和唐初均在此地置总管府,唐玄宗时为朔方节度使、灵武郡治所,在后来平定“安史之乱”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北宋初年改回灵州,西夏建国前以此为都城,称“西平府”,明朝时灵州河口守御千户所,雍正年间直属于宁夏府,同时析出西、南部辖区组建周边诸多县份。民国初年改灵州为灵武县,1954年属河东回族自治区,1958年改属宁夏回族自治区,1972年属银南地区,1996年成为县级市,1998年由吴忠市代管,2002年改为银川市代管。
主要景点:水洞沟遗址、灵武国家地质公园恐龙化石遗迹园、灵武明长城、白芨滩、灵武高庙、磁窑堡古窑址
特产和民俗:灵武长枣
永宁县
下辖1个街道、5个镇、1个乡,总面积934平方公里,2023年GDP总量142.47亿元。永宁县位于银川市南部,夹在贺兰山、黄河之间,是宁夏引黄灌溉区的腹地,地势整体西高东低,干渠纵横交错,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分布。属两区三市交汇地带,与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灵武市、青铜峡市(吴忠市)、阿拉善左旗(内蒙古阿拉善盟)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银太铁路、包兰铁路)公路(乌玛高速、乌银高速、京藏高速、109/110/307国道)
永宁,取永远安宁之意,县制始于1941年,解放后属银川专区,1958年直属自治区,1972年划入银川市。
主要景点:纳家户清真寺、华夏河图小镇、鹤泉湖、李俊多宝塔、明长城
贺兰县
下辖1个街道、4个镇、1个乡,总面积1204.7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04万,2023年GDP总量172.44亿元。贺兰县位于银川市最北端、贺兰山脉主峰东侧、黄河右岸的宽阔地带,沟渠纵横交错,风沙地貌多集中在中部地区,煤炭、磷矿石储量可观,盛产中药材。属两区三市交汇地带,与兴庆区、金凤区、西夏区、阿拉善左旗(内蒙古阿拉善盟)、平罗县(石嘴山市)交界。
过境交通线路:铁路(包兰铁路、宝中铁路、太中银铁路)公路(乌玛高速、京藏高速、109/110国道)
贺兰县因山得名,明朝时为宁夏左屯卫,雍正年间始置宁夏县为宁夏府首县,民国时期划属宁夏省,1941年因省县同名,改宁夏县为贺兰县,1972年划属银北地区,1975年划入银川市。
主要景点:贺兰山岩画、苏峪口、滚钟口、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枸杞馆
特产和民俗:贺兰螺丝菜、张亮香瓜、丁北西芹、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贺兰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