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4-12-27 00:02

中国六代机真的首飞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战友不方便讲话

作者:微信文章
现在是北京时间2024年12月26日晚上9点,本来今天没有更新计划,但不得不加个班了。

为什么?因为成飞不讲武德,他零帧起手。

全世界第一型六代机,就这么水灵灵地、毫无预兆的首飞成功了。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今天还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三十一周年,注定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我们中国人真正走在了世界战斗机发展史最前列,不是模仿、不是追赶、甚至也不是超越,而是树立标杆、引领风潮。

从1998年3月23日十号工程01架原型机一飞冲天,到2011年1月11日歼-20首架原型机轻盈落地,再到2024年12月26日新歼悄然面世,从第四代到第五代,从第五代到下一代,十三年一跨越,中国军工人,只争朝夕!


某新型战斗机成功首飞

这里简要地给大家介绍一下对新型歼击机的技术性能研判。

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王海峰院士今年春天发表了两篇文章:一月份的《高性能战斗机与发动机协同设计关键技术》,三月份的《高性能协同作战无人机的发展与思考》。

现在看来,这两篇论文无疑是对年末首飞的六代机的最好预告。


王海峰院士2024年1月和3月发表的论文,大家可以去《航空学报》看全文

首先,新机无疑采用了类似于美国B-21轰炸机的全频段隐身设计,没有高耸的垂直尾翼,没有鸭翼,没有平尾,用最小和最少的气动控制面达到最好的隐身效果。

下图是新机试飞图和《高性能协同作战无人机的发展与思考》中王海峰总师给出的有人机气动面布局图对比,可以看到全动翼尖非常明显和论文中的设计极为相似。


新机翼尖气动面在论文建模中的体现

其次,新机的体型非常庞大,这意味着极高的航程和可能存在的巨大弹舱。

视频显示有一架歼-20S紧紧跟随着新型国产六代机,不断观测他的飞行姿态。

恍惚中我仿佛看到了26年前在歼-6陪伴下首飞的歼-10,仿佛看到了13年前在歼-10陪伴下首飞的歼-20。

而今天,终于轮到歼-20陪伴我们的下一代全向隐身战斗机首飞,这,就是传承!


26年弹指一挥间,人民空军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传承一直都在


新机和歼-20S同框,可以看到体型大了一圈,而且机翼面积巨大


很明显的翼身融合飞翼布局,隐身性能远在所有现役五代机之上

说回正题,歼-20S的尺寸和歼-20A基本一致,全长21.2米,翼展13.01米,而从同框镜头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歼全长基本和歼-20一致,而翼展还要更大,很可能超过15米。

同时,新机放下起落架试飞,所以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主起落架是纵列双轮,设计和米格-31与苏-34非常类似,这意味着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很可能超过45吨!


新机主起落架,可以看到是一前一后两个轮胎

此外,新机机头非常大,隐约可见有大面积透波材料窗口;机翼后缘气动面很多,并不是简单的后缘襟翼,极有可能需要满足门槛很高的制空性能要求。

最重要的一点,新歼采用三台发动机设计,这在固定翼战斗机上是极为罕见的。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机身两侧有两个嘉莱特进气道,因为没有明显的DSI鼓包,发动机喷口采取了二元隐身设计,机身背部还有一个背负式进气口,应该是为第三台发动机提供进气。


新机的进气道反而类似于F-22


机背进气口清晰可见

其他的信息,就得等下一步更高清的图像流出或者官宣了,我会第一时间带给大家最新的资讯和解读,请大家点击右上角三个小点,将我设置为星标。

但无论如何,可以确信的是,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风云变幻之际,我们走在了战斗机发展的最前列。

从歼-10开始,多少声音质疑我们只会抄袭、只能亦步亦趋,今天的这架冲天而起的新歼,就是对这些陈词滥调的最好打脸!

我不由得想起毛主席曾经说过的话——

让那些内外反动派在我们面前发抖吧,让他们去说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吧,中国人民的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的达到自己的目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六代机真的首飞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战友不方便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