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碗红烧肉,和中国航天事业结缘,孙家栋的成就到底有多大?
作者:微信文章1950年元宵佳节当天,哈工大的食堂准备了香喷喷的红烧肉,一名学生原本打算回家,却因为馋这一口红烧肉而留在了学校,这一结果不仅改变了他的一生,还成功让钱学森点名要走,成了不可或缺的国家栋梁。
1950年农历正月十五,本来应该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孙家栋正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吃团圆饭。突然听到身边的同学兴奋地说,今天晚上的食堂有罕见的红烧肉!
孙家栋一听,立刻决定留下来享受这难得的美味。谁能想到,这一顿红烧肉竟然改变了他的命运!在他吃饭的时候得知空军正在招募新人,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孙家栋牢牢抓住,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成功获得这个名额。
之后,孙家栋又前往苏联学习,学成归国后,进入火箭研究院工作,而到了1967年,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孙家栋的一生。
这天一辆军用吉普车停在了研究院的门口,来人指名道姓的要找孙家栋,直到见到钱学森,他才意识到一个伟大的使命正在等待着他。
得知国家要建造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计划,孙家栋的内心久久无法平息,但彼时既没有外来技术支持,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尤其孙家栋本人对卫星技术并不了解,可想而知难度有多大。
可孙家栋还是接下了这一任务,而首要任务便是将科研团队组建起来,于是他一一登门拜访当初被称为"航天卫星十八勇士"团队的同事们,这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曾因为“十年动荡时期”的迫害,而分散在各地。
在科研过程中,孙家栋带领团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事无巨细的钻研,即便是再小的一个零部件,也要求团队做到最细致,一丝错误都不允许出,也正是有了团队的通力合作和默契搭配,致使在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得以发射成功。
自此中国成了第五个可以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也为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但他并没有止步于此,转头又再次投入到新的工作当中。
而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以及第一颗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的技术完善,中国在航天领域上的突出进步早已一骑绝尘,走在世界领先地位。
2004年,国家正式启动探月工程,75岁的孙家栋也出现在了总设计师一栏,仅仅只花了4年的时间,就将嫦娥一号送入了太空,看着耀眼的星芒在空中划过绚烂的色彩,孙家栋和一众科研团队的人员热烈的鼓起掌来。
如今已经95岁的孙老即便早已退休多年,但他依然心系着中国航天事业,曾有人统计过,我国自主研发的众多航天器中,由孙家栋领导发射的卫星就超过了30多个,而由他所教授出来的学生也都四散在航天领域的各个位置上,为国家的航天事业添砖加瓦。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