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省份个个“富得流油”,为什么起点很高的广西,发展却最差?
作者:科学怂叔广西,一个地理位置优越的省份,面向东南亚又毗邻粤港澳,拥有着西部其它省份眼红的出海通道,还享受着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庇护。
然而,中国改革开放都过去了40多年,广西人均GDP却仍属于中下游水平,在我国的沿海省份中,更是当了近30年的倒数第一。
❶
为何广西就是发展不起来呢?
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第40年,广西失去了其中3个十年发展的最好时机。
改革开放初期,也就是1981~1985年的时候,国家提出了优先发展东部沿海战略,设立了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广西的北海市,就是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
广西的七五计划也提出了沿海的北海市作为发展龙头,向着内外辐射经济发展的方针,然而从固定投资数据《改革开放17年广西地区经济》看:
广西却是将重点倾斜到了桂西北地区,北海市根本没有合理的利用,就连90年代,广西的第一条高速公路也不是先修通北海到南宁,而是以“带动旅游业”为目的,打通了柳州到桂林。
之后更是想要学习深圳建立防城港,将发展重点转移到了西南出海通道上,企图建立辐射云贵川的大通道。
但深圳有香港这个亚洲金融区贸易中心的辐射,云贵川大通道有什么,有的只是大西南的茫茫群山,也就没办法建立工业加工出口基地,这个通道对经济也发挥不出太大的作用。
建成2年后,广西的GDP反而落后到了第28位,所以先修通内地、再修通沿海,也就等于先修通西部山区进行“扶贫”,拒绝了修通东部通向发达地区之路,本质上违反了经济规律,你说经济能起得来吗?
❷
广东遵守“先富带后富”的规律
反观经济飞速发展的广东,严格遵守了“先富带后富”的规律,优先发展“珠三角”,最先打通了广州至深圳、广州至佛山的高速公路,因为那里车流量最大 收益最高。
“珠三角”发展起来后,再辐射带动粤西、粤东、粤北的发展,最终形成“珠三角”密集的高速公路网,带动了整个区域的经济。
21世纪后,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广东珠三角产业开始向外转移,此时广西的邻居湖南、贵州等省份都在快马加鞭的融入“珠三角”交通,主动融入“珠三角”经济圈,承接产业专业。
唯有广西放弃了修通对接“珠三角”转移的高速公路,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大西南及东盟的发展上,错失了一个机遇。
❸
发展落后的广西还有得救吗?
那肯定还是有救的,但需要长时间的耐心和坚持,目前优先要做的就是明确自身的定位,向东融入广东大湾经济圈。
广西的工业发展薄弱,南宁仅有的几个大工业园区离城中心可谓是十万八千里远,单是距离这点,就足以成为本地人拒绝就业的条件,招外地人就更加不可能了。
但广西有着一大优势就是劳动成本相对较低,所以可以把广东的资本引过来,让他们能够在广西建设正经的建造业工厂,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双方互惠互利。
工业发展起来以后,才能把一部分有消费能力的人群留到广西,从而带动整体的发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