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1-6 07:05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

作者:微信文章


2025年1月3日,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在浙江义乌正式揭牌成立。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金华市委书记朱重烈,金华市委常委、义乌市委书记王健,“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联盟高校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商学院院长马涛出席并致辞。金华市副市长、义乌市市长叶帮锐,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叶向阳,金华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钟瑞友,浙江交投人才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邓大庆,金华市委秘书长陆品能,金华市司法局局长李天标,义乌市人大主任丁政,义乌市政协主席陈小忠,义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龚淑娟出席揭牌仪式。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支晓强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与义乌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是学校下属二级学院,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人民大学考察调研时重要讲话精神、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学院以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以中国理论与中国案例为知识主体,坚持面向未来、面向全球、面向一流、面向数智,扎根中国实践,整合优质资源,建设成为数智经济领域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一流商学院、国际新型经贸秩序研究的一流智库和留学中国的重镇,助力中国品牌升级、赋能中国企业走出去,推动引领“一带一路”沿线经贸与人才发展。活动现场,林尚立、朱重烈、王健、叶帮锐、支晓强和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执行院长宋大我共同为学院揭牌。林尚立向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授院旗。支晓强介绍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发展规划。中国人民大学“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将以义乌为支点,全面对接海内外资源,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服务“一带一路”“全球发展”“品牌中国”“世界一流企业”“义乌国际贸易”等;紧密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与数字经济发展前沿需求,以“一带一路”经贸发展、数智管理、创意创新等领域为重点方向,扎根之江大地,全力服务干部培训、民营企业等,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坚实人才支撑,着力构建有平台、有项目、有活动、有服务的新型学院;持续优化全球合作网络,致力于构筑国际传播矩阵,培养全球战略性人才,为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贡献高校力量、提供智力支撑。当天,“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首批下设两个高水平研究中心“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义乌)”和“共富工坊研究中心〔乡村振兴咨询服务中心(义乌)〕”揭牌成立。叶向阳、钟瑞友、李天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杜焕芳、院长杨东,义乌市法院代院长金桦、市检察院检察长陈新、市司法局局长楼建明共同为“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中心(义乌)”揭牌。涉外法律咨询服务中心总部设在北京,围绕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在义乌、深圳、福州、苏州、宜宾五地设立分中心,以涉外法治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为基础,面向中央和地方立法、行政、司法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提供涉外法律咨询服务,并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提供资源依托。龚淑娟、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党委书记曾丙健为“共富工坊研究中心〔乡村振兴咨询服务中心(义乌)〕”揭牌。共富工坊研究中心围绕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深入研究浙江省以“共富工坊”推动乡村振兴的成功经验,通过开展政策研究、政策咨询、模式推广、项目孵化、学生锻炼等,助力打造要素资源共融、共联、共富新模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中国乡村振兴和现代化进程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金华市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与浙江交投人才发展集团分别签署合作协议。杜焕芳,叶向阳;杨东,钟瑞友;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易靖韬,邓大庆分别代表各方签署合作协议。中国人民大学相关学院和部处负责同志、教师代表,浙江当地校友代表;金华市、义乌市相关部门负责同志;高校代表、企业代表、律师事务所代表、外国商会和外国友人代表参加揭牌仪式。当天下午,“共建‘一带一路’人才链,共育全球商贸人才”主题论坛、“‘一带一路’的法治保障”主题活动、共富工坊研究报告发布会等系列平行活动同步举行。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人民大学成立“一带一路”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