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菖新闻点评:航天科技新突破 - 中国自主研发的“航天星闪”无线通信模组成功发射
作者:微信文章“新闻点评,共享成长”。据香港《南华早报》16日报道,中国科学家将世界上最强大的无线通信协议送入太空,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时代即将到来——从毫秒级迈进微秒级的信息传输时延。本文是“华菖产业新闻点评系列文章的第138篇”,从2024年5月开始,华菖启慧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将会持续以“产业新闻点评”和“产业专题研究”两种形式的系列文章,为客户提供行业的专业评价及深度分析观点,希望和客户共启智慧之旅,践行“共创、共享、共成长”的经营理念。
上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宣布了一项重大成就:由其下属的北京航天万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航天星闪”无线通信模组搭载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航天星闪”是中国原生的新一代无线短距通信技术,它不仅填补了国内航天领域自主可控无线通信技术的空白,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性能提升。
1
航天星闪的技术亮点
低时延是“航天星闪”的一大特色。与传统无线技术相比,该产品的传输时延仅为前者的三十分之一,这意味着在相同时间内可以传输30倍的交互信息。这不仅显著提升了数据传输的速度,也为未来的太空任务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支持。高吞吐量也是“航天星闪”的重要优势之一。通过这项技术,设备间的信息传输最高速率是传统无线技术的数倍,而能耗却只有原来的60%。更高的传输效率意味着更少的能量消耗,这对于资源有限的太空任务来说尤为重要。此外,“航天星闪”具备卓越的抗干扰能力。研发团队首次将“Polar码”等前沿技术应用于短距通信,使得其抗干扰能力比传统无线技术有了极大的提升。特别是在极端环境下,如巨大的温差和电磁干扰中,传统星闪通信模组的数据丢失率高达1.58%,而新版本将这一比率降至0.01%以下。
2
技术革新带来的实际效益
万源公司的研发负责人指出,重型运载火箭搭载的电缆网重量可达500千克,相当于三个玉兔号月球车的重量。通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取代这些电缆,不仅可以节省宝贵的空间,还能大大提升运载能力,并显著降低发射成本。事实上,这项技术最初由中国科技和电信专家组成的星闪联盟于2020年提出,旨在开发一种能够取代蓝牙的无线短距离通信技术。联盟的主要成员包括中国信通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移动、华为等知名企业与机构。这些顶尖力量的汇聚,为“航天星闪”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快速发展的背后
万源公司的研发团队于2023年9月开始实施他们的项目,仅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实现了通信范围的扩大和抗干扰能力的显著提高。传统星闪技术的通信距离只有30米,在优化天线和频率设计后,通讯距离增加到了250米。这一飞跃不仅展示了中国在无线通信领域的强大实力,也预示着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4
推动航天事业的进步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表示,后续万源公司将继续梳理需求,聚焦提升产品核心功能不断创新,让“航天星闪”技术落地在更多航天场景中,不断推动航天领域短距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随着“航天星闪”的逐步应用,我们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太空探索将变得更加高效、安全和经济。无论是深空探测任务还是地球轨道上的卫星操作,这项技术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与看法,也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华菖智园”,与我们共同深入探讨。
华菖智园推出新人礼包,扫码免费获取专属权益,速来扫码领取吧!
欢迎注册成为“华菖智园”会员,解锁更多高质量内容
往期文章回顾
华菖新闻点评:之江实验室星载智能计算机 - 从“天感地算”到“天感天算”的革命
华菖新闻点评:拥抱AI安全新时代 - AIGC-Safe与政策同行
华菖新闻点评:迈向更加智能与便捷的未来——2025年AI十大趋势解读
华菖新闻点评:CES 2025 - 中国人形机器人闪耀国际舞台,创新技术大放异彩
华菖专题研究:特朗普系列研究(3)- 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措施演进及其影响分析(3)
华菖专题研究:特朗普系列研究(3)- 美国对华半导体制裁措施演进及其影响分析(2)
华菖好文赏析:《宁高宁:我管理企业的方法》
华菖好文赏析:《熵减 - 我们的活力之源》
华菖好书点评:《熵减:华为活力之源》(2)
华菖好书点评:《熵减:华为活力之源》(1)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