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打假工具终于来,是精准打假还是误伤原创,我们该何去何从?
作者:微信文章您好!
AI发展太快了,互联网上每天都有AI相关的新鲜事,有些还上了热搜,当然有真也有假。
比如前些天西藏地震埋在废墟下尽力爬出的小孩最后确认是AI生成的图片,还有这几天涌现在小红书上的自称是TikTok难民的博主发的图片或文章,真真假假,实在难辨。
但,反过来,有一些本是原创的文章或图片,在到处都在使用AIGC应用的今天,也有被误读的情况。最近,我就曾遭遇过,本是近95%原创的文章发给朋友,不料他一看,就认为是AI生成,然后让我去掉AI味,好是郁闷。
好了,现在终于出来了AI打假工具,这就是由腾讯混元安全团队朱雀实验室开发的一款AI生成内容检测工具。
长这样。
网址:https://matrix.tencent.com/ai-detect/a
操作主界面,如下。
工具界面简单,易操作。主要包括AI生成文本,AI生成图片检测两块的功能。
因曾被误读过,对这个工具格外期盼,及好奇。
先看看跑的结果。
第一类:AI生成文本检测
案例1:复制一段由Kimi AI总结的文章,毫无悬念,检测结果:AI生成概率100%,符合预期。
案例2:把社群中一位网友分享的文档进行检测,就内容来看,总结的结果还是可以的,还是能让人读了有些收获。检测结果,同样是:AI生成概率100%。
由于文章是由他人所发,是否符合预期,不好作结论。所以,我在想,AI检测的目标虽是打假,但也要看你如何用这个结果。例如,网友发的这篇文章,即便是AI生成,但其内容还是有价值的,这就是AI技术助力人类的地方,我们必须拥抱。
案例3:把一篇前些天由我原创的一小段短文复制上,其中有几句话采用了Kimi帮我优化后结果,就是句子之间过渡的连词。
检测结果报告为AI生成概率92%,我觉得应该是反过来,才符合预期。所以基于这一点,工具的评测结果并不完全可信。
同类的例子,还跑了几个,此处不再一一列出。注意,上传检测的文本最少要350字。
就AI生成文本的检测正确率约有90%以上,也就是大部分情况下检测是可信的,特别是确实是AI生成的内容,基本检测率可达100%。但反过来,由人工原创内容,又采用了AI优化的个别句子,这种人机混合的结果检测结果不太准,或者说不准,同样存在误打假的嫌疑,或打假过了(打真)。
第二类 AI生成图片检测
案例1:上传一张由即梦生成的祝福图片,检测结果为AI生成概率:99.85%,符合预期。
案例2:上传一张真实的生活照片后,由AI生成,然后被人工去掉背景的图片。
检测结果AI生成概率为29.95%,这算符合预期吗,可以说符合,也可以说不符合。
各位看官,你们觉得呢。
这样的检测结果,激发了我进一步探测的好奇心,于是再上传一张AI生成视频的截图。
发现,工具软件一直在“正在检测中...”,明显的,被我搞垮了,应是一个大bug。
我只好重新进入网站。
案例4:上传一张图书封面,此封面是由设计师设计的。
检测率为AI生成概率13.91%,符合预期。
案例5:上传一张屏幕截图,从图的来源来看,的确不属于AI生成,但内容是AI生成的。
这种使用场景,也会有的,用户期望的结果可能需要更多元,更丰富。
最后,总结一下。
1、就AIGC生成的文本,图片的检测,此AI打假工具检测的正确性基本上是100%;
2、人工原创的内容或图片,可能存在误判,特别是混合了人工原创+AI局部优化的内容,90%以上会误判;
3、AI生成的内容再截图来检测,工具目前是作为图来检测,好像还没有融入OCR技术,读取内容后再一起判断,而用户想要的是内容的检测结果,应是迭代升级中可改进的地方。
感谢您看我写的文章,都看到这里了,麻烦点在看,点赞,转发哈!
如你对AI应用感兴趣,特别在A短视频制作、AI办公等方面,一起学习,一起探索,欢迎进群,进群二维码如下(请在备注中说明来意,如:张三学AI应用)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zSw4BuM0f0GfVKtxhNdk9icibv2vSwYcibCjMG5jqQsbEY3W4rFbcnYQhXvagAKMS9ABPkX4mich8zeq6XRfkKsaXg/640?wx_fmt=other&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tp=webp
【进群收益】
1、 AI领域最新前沿应用知识学习与交流;
2、 免费AI学习资料分享;
3、 群主学习与实战经验干货分享;
4、 工作中AI应用问题,群主尽量抽时间免费答疑;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