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习话丨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
作者:微信文章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习近平:我们深刻认识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我曾经讲过,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这段话出自2023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古道连通欧亚,驼铃千年未绝。千百年来,古丝绸之路见证了不同民族、不同文化在彼此交往中碰撞融合、成长演进,并逐步积淀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十年前,面对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全球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中丧失自主发展能力,中国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共建国家在丝路精神的感召下,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将这一倡议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在五大洲落地生根,陆海天网全球经贸互联互通网络引领共建国家发展新活力,绿色低碳发展不再是发展中国家的梦想。我国与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30多份合作文件;与共建国家进出口总额累计19.1万亿美元,年均增长6.4%;与144个共建国家签署了文化和旅游领域合作文件……接下来,中国还将通过构建“一带一路”立体互联互通网络、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开展务实合作等八项行动,与共建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包括实施1000个小型民生援助项目、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未来5年把同各方共建的联合实验室扩大到100家等具体举措。这些新时代的“驼队和善意”“宝船和友谊”,必将为千年丝路精神注入生机与活力。当今世界各种全球性的风险挑战不断出现,但各国人民追求和平发展、寻求现代化的脚步从未停止。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丰硕成果证明,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我们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也是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必然要求。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为契机,继续弘扬丝路精神,继往开来、勇毅前行,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奔向下一个金色十年。
来源:“每日一习话”微信公众号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3790928871474659337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