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news 发表于 2025-1-24 12:22

瓜园记(民间故事)

作者:半岛文学





话说在若干年前,本地张家庄有一张姓老汉,妻子过世早,留下一个女儿,父女俩相依为命,张老汉是又当爹又当娘,一把屎一把尿把女儿拉扯大。
女儿名叫春梅,十五六岁就出落得如花似玉,个头儿高挑,大眼睛,双眼皮,高鼻梁,樱桃口,一条大辫子直拖到上衣底摆,是当地出了名的美女。
多少富家子弟遣媒挤破门槛登门说亲,但要么是纨绔子弟,要么就是不学无术之徒。张老汉视女儿如掌上明珠,怕女儿嫁过去受罪,一心想找一个老实可靠、识文断字的青年才俊做女婿,所以迟迟不松口。穷家子弟又自惭形秽,不敢上门提亲,高不成低不就,这一拖就是数年,女儿渐成大姑娘,十八岁还没有定下亲来。心中虽有怨意,但也不敢表露半点。
父女俩在家门前通往京城的大道旁边种了一片瓜园,长势喜人,绿油油的瓜叶下藏着若干“小宝贝”,父女俩以卖瓜度日,倒也无忧无虑。
一日中午,父亲回家吃饭,换女儿看守瓜园。
正值七月天气,骄阳似火,炎热异常。只见大路上急匆匆地走过来一个身背包袱的年轻人,身上虽被汗水湿透,但仍掩盖不住那轩昂的英俊气质。他想歇歇脚,就径直向卖瓜的棚子走来。看到有个女子在棚内,他不敢直视,就用衣袖挡住半边脸,向女子施礼道:“大姐,小生乃赶路之人,因天气炎热,想在小棚内歇歇脚可否?”他说话文质彬彬,书生气十足。
春梅闻言,心中暗喜,连忙答道:“可以,可以。”由于瓜棚太小,只有一张单人小床,王生半边屁股斜坐在小床上歇歇。春梅摘来一个烧瓜让王生解渴,王生连连致谢,二人慢慢攀谈起来。原来,王生乃泗州王家庄人氏,家道中落,父亲早亡,母子俩相依力命,现往京城赶考。春梅顿感与王生同病相怜,十分同情,越说越感到亲近与投缘。
就在此时,天空陡然间风起云涌,电闪雷鸣,顷刻间下起了瓢泼大雨,吓得春梅惊慌失措,不由自主地靠近王生。那王生见此美女,心中早生爱意,顺势把她护在怀里。这孤男寡女,肌肤接触,犹如干柴烈火,情不自禁,你情我愿,成就了好事。说也奇怪,二人云雨方罢,外面也风停雨住,岂不是天意?王生又要赶路,取下父亲留给他的那枚成指作为定情信物,物,让姑娘等他归来迎娶;姑娘拔下母 亲所遗银钗相赠。二人缱绻缠绵,对天起誓, 决不相负,难舍难分,洒泪而别。
王生刚走,张老汉到了瓜园,见女儿凝视远方,心不在焉,目有泪痕,头发凌乱,衣衫不整,心生疑窦,遂逼问原因。春梅无奈,说出实情。气得张老汉立时青筋暴突,七窍生烟,又不敢抱怨女儿,怕她一时想不开,自寻短见。只能暗恨自己把这瓜园种在路边,又恨这阵雷雨,阻住自己没能及时来替换女儿回家,以致毁了女儿一世清白……
张老汉不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拿起镰刀把满园瓜藤剐了个精光,仍不消心头之恨。女儿见状,掩面而泣,跑回家中。可惜这么好的瓜园,只卖了一水(响水方言,意为一茬)瓜,就这么毁了。从此,传出“张庄烧瓜一水头”之笑谈。
春梅自王生走了之后,肚子渐渐隆起,只在家中闭门不出,真是个“日日思君不见君,以泪洗面度春秋”。
为了生活,张老汉顶着流言蜚语、指指点点,腆着老脸在外做小生意维持生活,愁得双鬓斑白,不知这种日子何时是个头.....
再说王生秋闱结束,中了举人,就留在京城继续苦读,来年参加会试,又中了会元。第三年又参加了殿试,考中一甲,被皇帝御赐“进士及第”,官封泗州正七品县令。上任后,他把母亲接到任上,立即派官差、媒婆,拿银钗、携聘礼至张家庄张老汉家提亲。此时,春梅已生-子三岁矣,闻听此言, 一家三代悲喜交集, 抱头痛哭。不日,王生骑着高头大马,敲锣打鼓,披红戴花,抬着八抬大轿前来迎亲,把老丈人、妻子、儿子一起接去享福了。从此,张老汉走路昂首挺胸、扬眉吐气,春梅当上县官老爷的太太,侍奉婆婆、父亲,相夫教子,子孙满堂,绵延不绝。王生在任期间爱民如子,成绩斐然,连续升迁,春梅也被封为诰命夫人。
一段佳话, 遮了百丑,传为美谈。


作者:殷昌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瓜园记(民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