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锐评:2025电商有哪些新机会?
作者:老高电商圈子用“顶流”DeepSeek预测未来,成了近期最火的饭后谈资。
有人拿它算命、算婚配,也有人拿它预测彩票号码,还有人让它结合政策、市场动向,预测行业未来。通过“深度思考”,DeepSeek确实拿出了令人信服的观点。
而长期深耕电商行业的我们,也趁着这波热度,替商家们向DeepSeek提问:2025年电商有哪些新机会?
以下是DeepSeek的解答:
01
平台“仅退款”政策精细化
服务能力=流量权重
DeepSeek认为,2025年平台不会取消仅退款,但会通过信用分级、品类阈值动态调整,倒逼商家服务升级。例如拼多多将适用范围收缩30%,要求商家接入AI质检系统(图像识别准确率90%),而淘宝将恶意退款识别率提升至85%,直接影响商家流量分配±20%。
“仅退款”绝非单纯的平台规则施压,而是消费者主权崛起的信号。2025年,善用“仅退款”政策的商家,反而能将其转化为筛选高价值用户、倒逼供应链升级的杠杆。
对商家而言,短期止血的方式是在详情页增加“质检实拍视频”,减少信息差导致的争议。同时与快递公司签订“破损包赔”协议,将运输风险转移。例如某灯具品牌与顺丰合作后,仅退款率下降18%。
长期造血的方式则是用数据反哺供应链,分析高仅退款订单的共性(如尺码不准、色差大),推动工厂改造生产工艺。另外,设计“退款营销”组合拳对申请仅退款的用户推送“留货补偿券”(如“保留商品返30元券”),将损失转化为复购机会。
仅退款本质是平台把“用户体验成本”转嫁给商家,但聪明的品牌会把它当作“用户洞察雷达”。每一次退款申请,都是消费者在用脚投票告诉你哪里没做好。未来“服务能力=流量权重”,不升级的商家将被洗牌。
02
跨境电商“本地化”成生死线
关税倒逼产业带转型
DeepSeek认为,Temu、SHEIN的狂飙让无数商家涌入跨境赛道,但2024年行业出现分水岭:欧美市场退货率攀升至35%,而东南亚、拉美等地却涌现新机会。
另一方面,美国取消小额包裹免税政策,跨境物流成本将暴涨,如东莞跨境电商企业注销量环比增长320%。而关税成本飙升将倒逼商家从“贸易套利”转向“本土化价值创造”,如SHEIN在巴西建200家工厂实现85%本地化生产率。
2025年跨境生意的胜负手,不再是“把中国货卖全球”,而是“为当地人造当地货”——谁能吃透本土需求,谁就能摆脱价格内卷。
对于商家而言,新兴市场展现出反超信号,如巴西电商增长率达24%(高于北美8%),且消费者对“中国制造”认知从“廉价”转向“优质平价”。
选品方面,DeepSeek给出的建议是抓住“文化刚需”而非“价格优势”。例如中东斋月期间,便携式礼拜毯搜索量暴涨5倍,且客单价是普通地毯的3倍。
运营方面,与本地KOC(关键意见消费者)共建内容。运动鞋服品牌360°在印尼与草根足球队合作,拍摄“街头足球故事”短视频,转化率比硬广高7倍。
总之,未来跨境生意拼的是“本土化密度”,无本地供应链的商家将出局。
03
柔性供应链从“加分项”变“必选项”
随着市场变化快速,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难以精准预测。例如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消费者对新功能、新款式的需求变化频繁,柔性化供应链能够根据市场的实时反馈,快速调整产品和生产计划。
同时,在市场竞争加剧及较高库存风险的态势下,柔性化供应链的按需生产和快速响应能力,能够有效降低库存积压和缺货风险,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数据显示,SHEIN已采取柔性的数字化“小单快反”模式,将未销售库存水平降低至个位数水平。
DeepSeek建议商家接入平台数据工具,利用抖音电商“爆款雷达”、淘天“生意参谋C2M版”等预测区域消费偏好,并建立动态试销机制,将首单生产量控制在300件以内,通过直播间、私域社群测试市场反馈。
04
个性化定制服务爆发
2024年,消费者对个性化商品的需求显著增长,数据显示,近60%的消费者愿意为定制化产品支付溢价。
同时,拼多多C2M模式通过用户行为数据反向定制商品,某家电品牌SKU减少50%,利润提升20%。而在AI成为主流运营工具的态势下,部分平台通过AI算法,每日解析300万条用户反馈,上新5000款服饰,将设计周期从3周缩至3天。
DeepSeek建议商家将个性化定制提上日程,它认为在传统模式下,商家为覆盖需求被迫海量铺货,某鞋企年开发3000款仅10%成爆款,而数据驱动定制可实现:
库存减负:首单量产后根据实时数据滚动补货,资金占用减少40%。
溢价提升:定制产品毛利率比标品高15%~25%(某珠宝品牌客单价超行业3倍)。
用户黏性:定制用户复购率达38%,远超行业平均12%。
05
国内电商“私域资产化”
存得越多,利息越高
2024年电商平台流量成本同比上涨23%,而私域用户复购率是公域流量的3.2倍,但多数商家仍停留在“发优惠券拉群”的粗放运营阶段。
DeepSeek认为核心机会在于用“内容+数据”重构用户价值,以某珠宝品牌为例,通过“私域蓄水+直播发售”模式,单场成交额突破800万,客单价达1.2万元(传统电商的4倍)。
逻辑在于精准蓄水阶段,在私域社群发起“新品盲测”,收集用户偏好数据;深度绑定阶段,直播间设置专属福利码,私域用户可叠加平台优惠;反向定制阶段,通过私域预售数据指导采购,某生鲜商家损耗率从12%降至3%,采购成本下降18%。
它建议商家,在初期投入搭建基础私域体系(含企微工具+用户分层系统),重点建设“消费积分+内容互动”双维度会员体系。在长期运营中,每周输出3条垂直场景内容(如穿搭教程、使用测评)。
总之,私域不是流量池,而是用户资产银行,存得越多,利息越高。其本质是“用服务换数据”,而非“用补贴换GMV”。没有耕耘逻辑的私域,只是另一个烧钱黑洞。
06
AI从“工具”升级为“利润引擎”
商家必须All in
DeepSeek认为,AI不再是“锦上添花”,而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利润引擎”。从各方数据来看,淘宝“店小蜜”AI客服将退货纠纷减少20%,响应速度提升至5秒,覆盖80%头部商家;SHEIN通过AI设计日均上新5000款,滞销率低于5%,设计周期从3周缩至3天;亚马逊AI选品系统将选品失误率降低25%,点击率提升33%。
2025年,AI将渗透电商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从选品、营销到供应链管理,AI驱动的“全链路智能化”将成为商家核心竞争力。
DeepSeek建议商家,将AI预算提升至年营收的3%~5%,优先布局智能选品、动态定价、供应链预测。同时与第三方技术服务商合作(如阿里云“万相营造”),低成本接入AI工具,在客服、设计等重复性岗位推行“AI+人工”协作模式,保留人类的情感化表达优势。
总之,AI的ROI已从“降本”转向“创利”,未来的电商竞争,本质是AI生态系统的完善度之争。
07
Z世代&银发族“两极消费”催生新品类
2024年消费市场呈现显著分化:Z世代(18-30岁)线上消费能力在20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达30.8%,热衷为兴趣付费,他们“情绪价值+社交货币”,但传统标品难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而银发族对健康、便捷类商品需求旺盛,手握大量财富的他们对高端保健品、适老智能设备有巨大需求。
DeepSeek建议商家,开发“跨代际交集品类”,一鱼两吃降本增效,用基础款满足银发族功能需求(如大字体、一键操作),联名款吸引Z世代,品类推荐黄金、咖啡器具、运动装备、养生茶等。
为什么建议布局两极市场?DeepSeek表示,Z世代年均消费增速达15%,银发族线上渗透率以每年20%提升,在有增长确定性的情况下,无论是Z世代还是银发族,前者愿意对溢价花费,后者的价格敏感度低于年轻人。而且银发族高净值用户争夺战刚起步,值得布局。
08
电商进入“高成本、高门槛、高淘汰”时代
抱团取暖是唯一出路
2025年,电商行业已从“流量红利期”步入“技术+资源双驱动”的高壁垒时代。重服务拿流量、AI重构利润模型、关税倒逼本地化、私域争夺白热化等趋势均不可逆。
商海的每一丝变化,落在商家的身上都是一座大山。在行业迭代迅猛的当下,孤胆商家独木难支,抱团取暖是唯一出路。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 在金冠俱乐部里,没有孤军奋战的商家,只有利他共赢的伙伴。在这里,你遇到任何困难都有过来人支招,我们只需要摸着兄弟过河,找“过来人”带路,用现成的经验避开90%的坑。
这便是这个汇聚亿级电商企业家的圈子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利他”不是一个多么高尚的事情,它是一个习惯,一个基因。当我们忘掉功利,往往收获最大。
这个时代,闭门摸索往往造不出好车,走出去找对人,才是最高性价比的破局点。跟过来人“取经”、合作,都可能为你省下千万级学费,他们的一句关键点拨,或许就能撬动百倍增长杠杆。
与高手并肩,才能看见山巅的风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