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10-26 01:45

李小超:用泥塑再现长篇小说《白鹿原》ZT

把文学作品改编为戏剧、影视等艺术形式是眼下常见的事,但是用陶塑艺术再现文学作品却是一件新鲜事。陕西省一青年艺术工作者别出心裁地用3000余件陶塑,立体地展现了著名作家陈忠实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的人物和场景。

李小超现在咸阳民间艺术家协会工作。他毕业于西安美院,曾获省文联“德艺双馨”会员称号。1998年他产生了用泥塑的形式去再现长篇小说《白鹿原》的想法。此后他历时3年,在礼泉老家,采用九宗山下的千年古土,以最原始的烧制方式,历经百余窑潜心烧炼,按照小说的情节,创作出包括人物、房舍、牲畜、树木、生活器具等88套、3000余件陶塑作品。这些陶塑从一尺到一米高低不等,它们规模庞大、造型丰富、表情逼真、栩栩如生,全景式地再现了《白鹿原》所描写的本世纪中叶中国农村社会历史变革的场景和人物情感发展的喜怒哀乐。

据悉,这批陶塑将从本月22日到2月8日在西安东晋桃源向社会公开展出。此后还将在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台湾及德国、美国、日本、法国等地巡回展出。

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10-26 01:46

将《白鹿原》以陶塑形式进行全景式展现,是青年艺术家李小超继“百米巨幅关中风情黑白风俗长卷”之后的又一大胆尝试。为了搞好创作,李小超辞了公职,三年住在乡下,几乎跑遍了三秦大地的角角落落。他从民俗着眼,本着忠实原作,力求创造的宗旨,采取散点式的变形夸张的艺术手法,按小说的34个章节结构,64个大的场景,采用陕西醴泉县九宗山(唐太宗李世民陵墓所在地)的千年古土,以最原始的烧制方式,历经百余窑呕心烧制,用88套3000余件人物、房舍、牲畜、树木、塔石、生活器具等陶塑艺术作品立体全景式勾勒出了一部无字的《白鹿原》,并极富感情而又生动传神地提纯了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个时代三秦大地所蕴含的生命激情。原作者陈忠实曾评价说,“李小超的艺术感觉很好,人物变形、夸张得很生动,印象最深的场景是朱先生的葬礼,黑娃的挽联赫然高悬,气势气氛特别震撼人。”

  据介绍,泥塑小说《白鹿原》自问世以来,被评论界誉为“中国第一部陶塑小说”,是世界陶艺史上的一大创举,是文学与美术的有机重构,是精英文化与民俗风格的内在融合。作品先后在德国、法国等国家和地区巡回展出,并被国内外多家博物馆所收藏。此次青岛之行,《白鹿原》将在雕塑艺术馆“驻足”两个月,之后李小超将携作品赴澳大利亚墨尔本展览

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10-26 01:49

http://www.sznews.com.cn/szsb/images/20030303/pic_22054.jpg

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10-26 01:51

http://www.siimco.com/bailuyuan_files/bailu_06.jpg

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10-26 01:53

http://www.siimco.com/bailuyuan_files/bailu_01.jpg
http://www.siimco.com/bailuyuan_files/bailu_03.jpg

苏格兰风笛 发表于 2005-10-26 01:55

http://www.siimco.com/bailuyuan_files/bailu_09.jpg
http://www.siimco.com/bailuyuan_files/bailu_09.jpg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李小超:用泥塑再现长篇小说《白鹿原》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