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观察:阿里全面AI化提速;快手电商泛货架增长超50%
作者:金融界2025年1-2月,国内实物电商网上零售额调整后同比增长5.0%,较2024年四季度增速显著提升。以旧换新政策范围扩大拉动通讯器材、家电等品类加速增长,快递业务量同比增幅达22%。头部平台围绕促消费政策加码投入,阿里、快手、京东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业务协同深化增长动能,一季度业绩利好预期持续强化。
阿里全面AI化:三年投入3800亿,电商效率与用户体验双升级
阿里巴巴近期宣布全面推动业务“AI化”,核心电商部门淘天率先落地六大优化方向,包括新品激励、站外引流、会员运营等。根据内部规划,2025年各部门绩效将直接与AI技术应用挂钩,目前已联合通义千问团队开发效率工具及用户体验功能。例如,淘天针对服饰、美妆等核心品类推出新品高曝光流量扶持,站外投放补贴比例达1:1,商家返佣最高60%。
技术层面,阿里计划未来三年投入至少3800亿元用于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建设,创下民营企业相关领域投资规模新高。公司同步推进AI原生应用开发,包括3月推出的AI旗舰应用“新夸克”,整合搜索、写作、生图等多模态能力。阿里云启动的“T项目”聚焦下一代AI引擎与多模态技术,加速大模型研发。集团董事长蔡崇信公开表示,AI潜在市场规模超10万亿美元,阿里将依托技术突破持续提升估值空间。
结合业务进展,市场预计阿里3月季度GMV和客户管理收入(CMR)同比分别增长5%和8%,AI技术对电商效率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
快手电商:泛货架GMV激增51%,货架生态与AI商业化并行
快手电商在38节大促期间表现亮眼,动销商家和达人数同比增长25%,泛货架、搜索及达人分销GMV分别增长51%、108%和31%。平台货架电商GMV占比持续提升,推动生态多元化发展。快手通过优化搜索流量分发、强化商品供给及用户体验,进一步释放公域流量转化潜力。
技术侧,快手加速推进AI商业化应用,其自研视频生成模型“可灵”已在部分场景落地。尽管行业竞争加剧,平台仍预计2025年GMV增速达12%,高于电商行业平均增速(5%)。分析指出,快手需持续平衡内容生态与货架扩张,同时关注AI技术在内容创作、用户运营等环节的降本增效作用。
综合来看,政策红利与技术创新仍是驱动行业增长的核心因素。头部平台通过差异化策略巩固优势,但需警惕竞争加剧及技术投入回报周期等潜在风险。
本文源自金融界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