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无改革,只会带来涨价 —— 经济学家警告债务方案或引发通胀
尽管数千亿欧元的财政支出方案已经敲定,但德国经济研究所(IW)警告说,若不伴随结构性改革,该方案可能不仅无助于经济增长,反而可能导致通货膨胀的上升。这家偏向雇主立场的经济研究机构在一份提交《商报》的分析中指出,如果不及时改革,“就存在一个风险:新增债务将造成通胀压力,导致利率上升,而原本期望的经济增长刺激则会落空。”
通胀风险源于供需不匹配
报告指出,政府计划中的高额支出可能引发新一轮通胀浪潮,原因在于某些关键行业(如军工和建筑业)根本无法及时消化如此多的订单。结果是:产出未能增长,价格却迅速上涨。
“特别是如果政治层面试图在短时间内迅速投入巨资,就可能出现‘需求先行、供给滞后’的局面,造成初期的价格上涨。”报告中写道。尤其在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和基础设施改善尚未到位的前提下,效果更难以显现。
政策建议:从结构改革着手
为了使这一债务方案真正转化为经济增长动力,IW 的专家提出以下几项关键建议:
► 增加劳动力供给:必须扩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呼吁德国人“更多、更久”地参与劳动,延迟退休成为应对方案之一。
► 控制社会保障成本:严控社保费用增长,避免企业与员工负担进一步加重。
► 加快国家现代化:政府需要通过改革计划审批和许可流程,提高财政资金的实际执行效率,尤其是基础设施专项基金的落地。
► 简化审批程序:例如,在大型建筑项目中集中办理审批事项,以提高效率,加快项目推进速度。
► 降低企业税负:为激励低迷的私人投资,IW 建议将企业所得税从目前的15%降至10%,以增强企业投资意愿。
结语
IW 分析表明,仅靠巨额财政支出无法保障经济繁荣,若无结构性改革与制度配套,不仅无法刺激增长,还可能加剧通胀与利率上升的压力。政府、企业与公众需共同承担责任,为经济复苏奠定更可持续的基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