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3-24 17:08

巴斯夫在草甘膦诉讼中被判赔近20亿欧元 —— 仍有6万多起案件待处理

德国勒沃库森的农业与制药巨头拜耳(Bayer)在与“农达”(Roundup)除草剂相关的损害赔偿案件中遭遇重大挫败。美国佐治亚州一个陪审团判决拜耳需向一名原告支付约21亿美元(折合约19亿欧元),该原告声称因使用农达致癌。



这是迄今为止农达案件中判定赔偿金额最高的判决之一。原告律师事务所在上周五晚(当地时间)公布了判决结果。拜耳表示将提起上诉。

巨额赔偿与未决案件拖累企业前景
自收购农达生产商孟山都(Monsanto)以来,拜耳已为与草甘膦相关的司法诉讼支付了约100亿美元(约合92亿欧元)。目前,尚有超过6万起案件待审理。为此,拜耳已预留59亿美元(约合54亿欧元)的风险准备金。

拜耳是全球最大的种子和农药生产商之一,但因草甘膦(Glyphosat)的潜在健康风险,其法律与声誉问题持续发酵。

拜耳强烈反对判决,寄望上诉翻盘
拜耳在声明中称,该判决“违背了大多数科学研究的结论”,并指出各国监管机构普遍认为草甘膦不具致癌性。

“我们相信,在上诉中有强有力的理由推翻这一判决,或至少显著削减该笔过高且违宪的赔偿金额。”

拜耳一贯否认草甘膦致癌的指控。虽然世界多国监管机构均表示该化学品无致癌风险,但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于2015年曾将其评为“可能具有致癌性”。

背景:高风险并购的沉重代价
拜耳在2018年以620亿美元收购孟山都,旨在巩固其全球农业领域地位。然而,这一收购不仅引发舆论反弹,更招来大规模集体诉讼,成为拜耳近年来最大法律和财务负担之一。

结语
拜耳正面临由草甘膦带来的长期司法风险与巨额财务赔偿压力。尽管公司坚称产品安全,但社会舆论、司法判决与科学争议交织,仍令这一跨国巨头步履维艰。未来数年,该争议可能仍将持续主导拜耳的经营与战略调整方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巴斯夫在草甘膦诉讼中被判赔近20亿欧元 —— 仍有6万多起案件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