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观点】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建议琼港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
作者:微信文章3月26日,琼港签署合作备忘录,两地携手合作再成目光焦点。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梁海明教授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海南自贸港与香港在医疗健康、绿色低碳、创新资源、文化旅游、高端服务等多个领域具备深度协同潜力,两地合作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梁海明指出,香港在生物科技研发、精准医学等领域国际领先,海南则可依托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的政策优势,加速引入国际先进药械。可推动香港医药企业在琼设立联合实验室、共建跨境医疗服务体系、整合全球医疗资源打造生物科技高地。 目前,海南在新能源汽车、绿色建筑等领域发展迅速,但环保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仍需突破。梁海明建议,海南可引入香港环保技术,借助其绿色金融体系为本土企业融资,并在碳交易市场建设、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探索合作模式。“香港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国际网络是海南所需。”梁海明认为,海南可通过对接香港成熟经验,建立国际化知识产权交易中心,为全球企业提供专利、商标等技术交易服务,补齐当前机制短板。 在国际文旅融合方面,香港的影视制作、设计等文化创意产业实力突出,海南正通过国际电影节等活动吸引文化企业落户。梁海明提出,可推动香港影视公司、艺术团体在琼设立分支机构,联合开发文化IP,发展跨境影视制作、数字创意等融合项目。针对海南现代服务业发展需求,梁海明则建议引入香港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机构,提升贸易结算、跨境投资等领域服务水平,并借助自贸港政策打造国际金融创新试验区,形成服务业集聚效应。 梁海明强调,此次备忘录的签订,将推动琼港合作从“物理叠加”转向“化学融合”,建议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在数据流动、职业资格互认等关键领域先行突破。随着两地备忘录的签署,这一合作或将成为我国区域协同发展的创新样本。
文章来源:海南日报图片来源:海南日报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HUBRRI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在光明日报社和南京大学联合发布的“一带一路”领域全国最新专项排名中,综合实力名列全国第三。
其中,研究院的智库成果(P值)全国第三名,智库活动(A值)全国第一名,媒体影响力(I 值)全国第二名。
海南大学 “一带一路”研究院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一起,于2019年底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并于2022年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获评为A等级智库。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并成为海南大学及海南省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荣登CTTI高校智库百强榜的高校智库。
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还作为中国华南地区唯一高校代表,入选“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委员会成员单位,成员单位包括欧盟-亚洲中心、法国可持续发展与国际关系研究所、英国海外发展研究所,以及中国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院等56家中外机构。
微信|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微博|海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澎湃号|海大一带一路研究院
今日头条|海大一带一路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