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发表于 2025-4-1 12:10

TK负责人说“私人健康保险就像鱼篓子”,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

保费上涨、自费比例高、预约医生难,这些问题也让德国技术健康保险公司(Techniker Krankenkasse, 简称TK)的负责人愤怒不已。詹斯·巴斯(Jens Baas)已经担任TK董事会主席约13年。这位医学专业出身的管理者最初在海德堡、明斯特和美国担任器官移植外科医生,之后加入波士顿咨询公司,作为合伙人负责管理欧洲的医院和健康保险机构。如今,作为德国最大的法定健康保险公司负责人,他呼吁对整个卫生体系进行一场革命。在与德媒编辑部的一次对话中,他指出了当前系统中的弊端。



巴斯先生,年初法定健康保险大幅提高附加费率。德国的医疗体系是不是一个无底洞?

詹斯·巴斯: 是的,如果不进行改革,医疗体系就是一个无底洞。目前支出比收入高出650亿欧元,而十年前仅为约280亿欧元。由于政治层面没有采取应对措施,财政补贴保持不变,这部分费用只能由投保人和雇主通过附加费来承担。只要这种收支差距继续扩大,保费就会持续上涨。

最大成本驱动因素有哪些?

巴斯: 药品价格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仅2024年,这方面支出就上涨了10%,甚至超过了医生服务的开支。医院支出也上涨了8%。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很明显——收入仅上涨约5%。

制药企业的定价是否过高?

巴斯: 原研药的价格确实高得离谱,全球仅次于美国。而仿制药则不同,价格显著低廉,我们目前可以获得高达95%的折扣,企业仍有盈利。如果他们能提升供应链安全,甚至可以考虑略微提高价格。而原研药的成本则高达六位数甚至七位数。

真的会为一个人的治疗花上百万欧元?

巴斯: 在个别案例中我们确实已经看到了,比如基因治疗。目前还有40多种基因疗法即将进入市场。这些药物的确非常有效,但我们作为社会必须认真思考,是否能负担得起。没有人希望有人因药价过高而丧命。我在美国时亲眼见过这种情况,我绝不希望德国也如此。

政府是否应该对药品价格设定上限?

巴斯: 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合理的定价机制。合理意味着企业应获得公平报酬并有可观利润,但不能无节制地抬价。我们需要更多关于实际成本的透明度。目前制药公司在谈判中掌握更大话语权,甚至可以威胁撤出德国市场或将生产迁往海外。这种情况下,政府必须介入,确保谈判公平。

医院系统有哪些问题?

巴斯: 德国人均病床数多于其他欧洲国家,医院因盈利压力需要尽量满负荷运转。因此,许多本可门诊处理的病例仍在医院进行,比如腹股沟疝手术。当前的医院改革计划正试图重新构建医院格局和融资方式,现在关键是要落实得当。

新一届政府计划从2025年开始由国家税收支付部分健康保险服务,这能减轻法定健康保险的负担吗?

巴斯: 是的,这类支出本应由国家承担,比如给领取公民补助金者提供的医疗服务。国家每月只支付100多欧元,但实际成本超过300欧元,剩下的由缴费者承担,每年超过90亿欧元。前任政府也承诺过补偿这些费用,但从未兑现。如果将用于医院重组的250亿欧元通过特别基金支付,也算合理,因为这也是国家责任。如果两项措施都落实,明年也许能避免保费暴涨。但根本问题并未解决。

这些财政腾挪是否应该反过来用于降低附加费?

巴斯: 按照当前支出增长速度,这种想法并不现实。若要降低健康保险保费,就需要有结构性改革来抑制支出增长。但目前公开的改革计划中我还未看到这一点。

您设想的是一场革命吗?

巴斯: 革命在德国卫生体系中确实非常必要。系统太不协调了。如果这是一个企业,董事会早该被炒鱿鱼了。很多人在住院后去门诊复查时会发现信息传递非常迟缓甚至缺失。目前各部分如同孤岛,彼此独立运行。加强协调与合作不仅对患者更好,还能节省开支。

数字化是否能带来改变?

巴斯: 当然可以。但前提是要先彻底改进工作流程。否则我们将只是把一个原本混乱的系统变成数字化的混乱。我对电子健康档案寄予厚望,希望它能改善医患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治疗质量。

是否应取消公私双轨制?

巴斯: 是的,这种二元结构是历史遗留问题,毫无意义,反而带来了诸多不公平。公民保险并不是解决方案,我们应该重新构想体系,结合两个系统的优点:例如更灵活的费率设计、无盈利导向、向所有人开放。在这样的框架下,今天的公立与私立保险可以在公平条件下展开竞争。

法保患者预约等待时间更长,私保则较快。有办法让法保用户也能尽快预约吗?

巴斯: 如果需要“窍门”才能预约看病,那说明系统确实需要改革。很多人都有私保患者更快拿到预约的经历。不过,我不认为这是医生的问题。毕竟一个诊所也是一个小企业。我们要做的是改革系统,使其对所有人公平。

55岁以上的私人保险用户常抱怨保费高昂,有办法重新回归法保吗?

巴斯: 没有。连我自己都不行,我自年轻当医生时起就加入了私人保险,现在连作为董事长都无法改回法保。私人健康保险就像鱼篓子:你可以游进去,但几乎出不来。

投保人自身能做些什么来减轻医疗系统负担?

巴斯: 健康饮食与运动是长寿健康生活的关键。更健康的整体人口,长期来看也能减轻健康体系负担。但要打造更好的系统,责任显然在政府手中。

dolcnews 发表于 2025-4-1 12:10

近日,德国技术健康保险公司(Techniker Krankenkasse, 简称TK)的负责人詹斯·巴斯(Jens Baas)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出了对德国医疗系统的严厉批评。他将私人健康保险比作“鱼篓子”,暗喻一旦进入便难以抽身。巴斯的讲话引发了广泛关注,因为他直指当前医疗体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保费上涨、医药费用高以及医生预约困难等。

### 医疗体系的无底洞

巴斯指出,德国当前的医疗体系如果不进行根本性改革,可能会演变成一个“无底洞”。据他透露,当前医疗支出已超过收入650亿欧元,这一数据在十年前仅为280亿欧元。没有有效的政治措施来应对这一问题,导致保费只会越来越高。这种失衡让投保人和雇主承担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 药品价格与医院压力

巴斯强调,药品价格是驱动成本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2024年药品支出预计将上涨10%。与此同时,医院的开支也在不断增加,医疗机构迫于盈利压力,从而推动了病床使用率的攀升。他认为,德国的医院改革亟需调整,以便更好地配置资源和资金。

### 政府介入与系统协调

在面对药品价格问题时,巴斯认为政府需要设立合理的定价机制,以确保制药企业能获得公正的利润,而不是让市场失去平衡。对于医院系统,他则呼吁加强协调与合作,改善信息流通,避免各部分孤立运作,提高治疗效率。

### 数字化与公平竞争的未来

谈及数字化改革的潜力,巴斯表示,只有在彻底改善工作流程的基础上,数字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此外,他还提到,应该重新设计保险系统,使公私保险能够在公平的条件下展开竞争,以便为所有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 结语

巴斯的访谈不仅揭示了德国卫生系统中的痛点,也为未来改革提供了思路。他呼吁建立一个更加协调、透明且具备公平竞争的医疗生态,让每位公民都能享受到应有的医疗保障。通过这场革命,或许德国的医疗系统能够在不久的将来迎来应有的转变。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TK负责人说“私人健康保险就像鱼篓子”,进去了就再也出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