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因素影响到手工资:同样的税前工资,为何实发工资会波动?
咦,工资怎么变少(或变多)了?其实,员工每月到手的工资总会有些变化——这背后有多种原因。如果您发现每月到账工资金额时有波动,而您并没有绩效奖金等浮动工资组成,税前工资也没有变动,那这些表面上看起来令人困惑的情况,其实是有合理解释的。以下六个因素会影响您每月的净收入:
因素一:所得税基本免税额
雇主在发工资时,会代扣一大笔“工资税”上交给税务局。不过,每位雇员每年都有一个基本免税额度,只有超出这一额度的部分才需要缴税。今年年初,该免税额从11,784欧元上调至12,096欧元。
“如果基本免税额提高,员工需要缴纳的工资税就会减少。雇主会自动根据新标准发放更高的净工资。”德国工资税援助协会(BVL)总经理埃里希·内尔(Erich Nöll)如是解释。
因素二:税率的渐进调整
随着免税额的上调,税率结构也随之调整。这意味着适用较高税率的收入门槛也有所上升。沃恩基金会的税务专家伊莎贝尔·波尔曼(Isabell Pohlmann)指出:“这些变化使得与去年相同的税前工资,今年所需缴纳的工资税略有减少。”
因素三:社会保险缴费比例
大家都熟悉工资单上那些扣除项:健康险、护理保险、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一旦这些保险的缴费比例有变,也会直接影响到实发工资。
例如今年1月起,许多法定健康保险机构上调了附加费率。该附加费率是各保险机构自行决定的,当前在1.84%到4.4%之间。“不同健康保险之间的附加费率差别很大。如果你换到一家附加费更低的保险公司,马上就能在净工资上看出变化。”波尔曼解释道。
护理保险费率也上涨了0.2个百分点,不过这一变化在工资单上的体现不会太明显。相比之下,生孩子带来的影响更大。目前无子女员工与雇主合计缴纳4.2%的护理保险,而有一个孩子的员工则只需缴纳3.6%。如果有多个孩子,并领取儿童补助,则缴费比例会更低。
因素四:社会保险缴费上限
社会保险缴费只计算到一定收入限额为止。超过这个上限的收入部分无需继续缴费。然而,这些所谓的“缴费基数上限”会定期上调。今年1月,健康保险的缴费上限升至每月55,120.50欧元,法定养老和失业保险的上限则是8050欧元每月。
这对高收入者的净工资有直接影响。“如果某人的收入原本刚刚超过旧的缴费上限,那在上限提高后,就需要为更多收入缴纳保险费了。”波尔曼解释道。
因素五:税务等级(Steuerklasse)
德国有六种不同的税务等级,每种等级的工资税扣除比例不同。更换税务等级会影响到手工资。但只有已婚人士和单亲家长可以申请变更税务等级。
税务专家内尔表示,尤其是单亲家庭,变更税务等级影响显著。“单亲父母如果独自与孩子居住,可以申请第二类税务等级。”只要家庭中没有其他成年成员,单亲父母就可以获得减税额度,这会显著降低工资税。2025年的减税额度为每年4260欧元,每增加一个孩子再加240欧元。
已婚夫妻在登记结婚后,税务局会默认将他们归为税务等级IV。不过他们也可以申请IV加因子,或者选择III和V的组合。这会重新分配夫妻双方的税负。
如果夫妻双方收入差距较大,III/V组合的效果尤其明显。“收入高的一方在III类下可少缴很多税,收入少的一方虽然在V类多缴一点,但总体净收入增加。”内尔指出。但他也提醒,最终仍需在所得税申报时结算,整体税负不变,可能会出现补缴的情况。
因素六:工资税免税额(Lohnsteuerfreibetrag)
员工也可以主动申请税务局设置额外的工资税免税额,从而提升每月的净收入。
这适用于那些本来就可以在所得税申报中抵扣的开支,比如与工作相关的支出、特殊负担、特别费用等。通过设定免税额,员工无需等到来年报税时才拿回这部分税款。“对每天通勤距离远、交通费高的员工来说,这种做法很有意义。”内尔指出。
不过,这里有一个门槛:每位员工本来就享有1230欧元的通用抵扣额,只有额外支出超过这一额度600欧元(也就是1830欧元)时,才可申请免税额。也就是说,仅靠通勤支出申请免税额的话,至少得达到每年1830欧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