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知识小科普
作者:微信文章中国航天知识小科普
航天小知识
航天工程基础小知识梳理
1. 1992年9月,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2. 2010年,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
3. 目前,我国航天员类型主要分为三种:航天驾驶员、航天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
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首次飞行:1999年11月20日,发射神舟一号无人试验飞船。
5. 中国人首次进入太空:2003年10月15日,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飞船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23分后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6. 中国人首次太空行走: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成功实施首次空间出舱活动。
7. 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飞船于11月3日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8. 我国航天员首次太空授课: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乘组航天员面向全国青少年开展了首次太空授课,由航天员王亚平担任主讲老师。
9. 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2016年9月15日,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10. 我国首艘货运飞船:2017年4月20日,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
11. 中国空间站首个舱段:2021年4月29日,发射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12. 中国航天员首次入驻中国空间站: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入驻。
13. 中国空间站首个科学实验舱:2022年7月24日,发射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14. 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在轨组装完成时间:2022年11月03日
15. 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将推动载人航天技术由近地走向深空的跨越式发展,深化人类对月球和太阳系起源与演化的认识,为月球科学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
航天科技的发展历程
1. 古代的天文学 在古代,人们通过肉眼观测星空,记录下星星的位置和运动规律。古希腊的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推翻了地心说,为现代天文学奠定了基础。
2. 火箭的诞生 火箭是航天探索的关键技术。中国的火药发明为火箭的诞生提供了可能。20世纪初,俄国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了火箭方程,为火箭的设计和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3. 人造卫星的发射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标志着人类进入太空时代。随后,美国、中国等国家也相继发射了自己的人造卫星。
4. 载人航天的突破 1961年,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这些成就标志着人类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
5.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 1998年,国际空间站开始建设,这是人类在太空中长期居住和工作的重要里程碑。国际空间站由多个国家共同建设和运营,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平台。
二、
人造卫星的分类
1、 通信卫星
我国于1984 年发射了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命名为东方红2号。
2、 遥感卫星
中国发射的首个自主研制的0.5米级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高景一号已经开始下传图像,标志着中国首个完全自主研制的0.5米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星座正式具备运营能力。
3、 气象卫星
作为我国第二代极轨气象卫星“风云三号”系列的第四位成员,风云三号D星将帮助人们更早获知未来天气状况,降低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4、 导航卫星
2003年第三颗北斗卫星的发射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和前苏联(俄罗斯)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后,在世界上第三个建立了完善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三、
航天器的分类与功能
1. 人造卫星 人造卫星是最常见的航天器,它们围绕地球运行,执行各种任务。根据功能,人造卫星可以分为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
2. 载人航天器 载人航天器是用于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并保障其生命安全的航天器。例如,美国的“阿波罗”飞船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
3. 探测器 探测器是用于探索太阳系内其他天体的航天器。例如,“旅行者”号探测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成为人类发射的最远航天器。
4. 空间站 空间站是用于在太空中长期居住和工作的航天器。国际空间站是目前最大的空间站,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平台。
四、
人类在太空探索中的成就
1. 月球探索 人类已经成功登陆月球,并在月球表面进行了科学实验。此外,多个探测器已经对月球进行了详细的探测,为我们了解月球的地质和环境提供了重要数据。
2. 火星探索 火星是太阳系中与地球最相似的行星,因此成为人类探索的重点。多个探测器已经成功登陆火星,为我们了解火星的地质、气候和生命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重要数据。
3. 深空探索 除了月球和火星,人类还对其他天体进行了探索。例如,“新视野”号探测器成功飞越冥王星,为我们了解这个遥远的天体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4. 国际合作 在太空探索中,国际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空间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由多个国家共同建设和运营,为科学研究和国际合作提供了平台。
END
文案编辑|苏华婧
初审|陈继源
复审|郑保玉
终审|陈细中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