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啊手机!到底为什么放不下手机?!
作者:微信文章开篇先简单讲两个个案。
第一个是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不让孩子玩手机,就给孩子没收了手机。可家长万万没有想到,孩子不仅找到了以前的旧手机,并且进行了系统升级,偷着玩。
第二个是已经跟孩子“斗争”过n轮的父母,知道不能再给孩子没收手机,但为了让孩子上学,把网线掐了,被孩子发现,最终父母也没能达到目的。
想必很多父母跟如上的父母一样,怀有某个目的来没收手机、砸手机、断网,甚至有的家庭没收过不止一次、砸过不止一台、掐过不止一回,目的都差不多,就是怕孩子不爱学习。
所以,这里就有一个核心的问题:玩手机会影响学习吗?
答案是:不会。
通过心理工作者和教育学家的研究发现:不是因为玩手机才学习不好,而是因为学习不好才玩手机(或者是沉迷手机)。请父母搞清底层逻辑。
关于手机,父母最怕的是:手机成瘾。
不过事实的真相是:手机成瘾的孩子不多,大家担心的孩子,多数是沉迷手机,不是成瘾。
手机成瘾是需要专业评估的,并且需要心理医生的介入,心理咨询已经不能起到效果。(如果您想评估孩子的状态可以在文末找到我,评估免费)
那既然不是因为玩手机才学习不好,而是因为学习不好才玩手机(或者是沉迷手机)
我们就需要界定怎么算是“学习不好”?
这里说的“学习不好”可能还真的不是学习成绩不好,而是由学校学习带来的一些不好的感受,也就是人人都想追求的价值感和归属感没有得到满足,或者说是受挫的,这些挫败感可能来源于:
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的变化、学习受挫(考试成绩以及平日作业不会做,也就是孩子与学科的关系、与自我的关系,这些又与前面的几个关系相关)。而这些,会直接或者间接以及叠加导致孩子厌学。
本质上就是关系出了问题。在心理学里面,我们会说所有问题都是关系的问题。
在各种关系中如果能得到情感的满足和支持,那就是好的关系,如果得不到,孩子就得不到价值感和归属感,就一定会去其他的地方填补。
除了学习之外,孩子非常简便的就可以填补的方式就是玩手机。其实很多成年人也是,累了刷刷手机,孩子看在眼里,模仿在行为上。
孩子在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却在玩手机,这对孩子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诱惑和影响,所以孩子写完作业就只有一个念想了。
那不玩手机可以玩什么呢?问问父母们工作之余都愿意玩什么?又愿意陪着孩子玩吗?
陪着孩子玩和聊聊天,做个爱玩大人,而不是做个有意义的大人,那么孩子就不会去手机里面建立新的关系。
“砸”了孩子的玩伴,真的会把很多孩子逼上绝路。
通过陪伴和鼓励,让孩子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就不怕孩子沉迷在虚拟世界里,因为真实世界真的是有趣多了!
(下篇我们讨论下,关于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与AI相伴而生,父母们应如何对待手机这件事。)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