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4-9 12:09

2024“一带一路”基建指数国别报告--埃塞俄比亚

作者:微信文章

为帮助各方更好了解“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建政策,把握行业发展走势、市场竞争环境及大项目进展等情况,承包商会联合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发布新一期《“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基础设施发展指数报告》(国别篇),聚焦30个重点国别,分析基建发展宏观环境、行业特征并提出市场开发建议。相关报告将在承包商会微信公众号和CHINCA书架陆续发布,欢迎各界读者关注。


埃塞俄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The Federal 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
国家基本信息



观点聚焦:

1.根据“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发展指数,2024年埃塞俄比亚基础设施发展指数得分为114,较去年上升12名,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巨大。

2.近年来,埃塞俄比亚陆续提出《2021-2030十年发展规划》《内生经济改革计划》等发展战略,国家发展进程加快,2023年经济增长率达到7.8%。

3.埃塞俄比亚政府高度重视交通运输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在铁路和公路领域,宣布计划开发多达5条新的公路/铁路运输通道用以连接邻国的港口。

4.埃塞俄比亚政府鼓励发展以水电为核心的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积极改善输配电设施,以保障电力供应的可靠性。

5.埃塞俄比亚信息通讯基建市场潜力巨大,政府积极推动私营化以大力发展信息通讯基础设施。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之角最大的经济体,也是非洲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埃塞俄比亚繁荣党自2021年执政以来,大力推行经济改革计划和十年发展规划,重点发展农业、制造业、矿业、旅游业、城市发展等领域,以期实现高质量经济增长、扩大生产并增强竞争力。此外,提格雷两年内战带来了旺盛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埃塞俄比亚政府提出23亿美元的重建法案,并启动了桥梁、大坝和工业项目等一系列全国性的发展项目。随着埃塞俄比亚宏观经济前景的改善和几个大型项目的规划,未来中埃两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合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01宏观环境分析

政治环境方面,埃塞俄比亚繁荣党获得多数席位,取代了埃塞俄比亚人民革命民主阵线成为执政党,并持续推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然而尽管繁荣党与提格雷人民解放阵线之间达成永久停火协议,但紧张局势仍然存在,未来仍有爆发冲突的可能。经济环境方面,埃塞俄比亚政府为打造东部非洲制造业中心,大规模营建工业园,同时对公路、铁路、电力等基础设施部门进行大量投资。随着通胀回落和货币政策的放松,在私人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撑作用下,埃塞俄比亚2024年实际GDP增长率预期将增加0.3个百分点至7.4%。营商环境方面,埃塞俄比亚政府致力于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吸引外资,特别是通过建设工业园招商引资,助力本国工业化发展。随着投资领域逐步放宽,2024年埃塞俄比亚FDI流量预计将从2023年的32.6亿美元进一步攀升至35.9亿美元。

02基础设施行业特征分析

两年内战(2020-2022)破坏了埃塞俄比亚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面对战后重建工作,埃塞俄比亚政府将交通运输、电力能源和信息通讯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领域。交通运输方面,政府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公路、铁路基础设施发展潜力巨大,机场基础设施也是发展的重点。电力能源方面,由于水力资源丰富,以水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成为该国的重点建设内容。信息通讯方面,埃塞俄比亚互联网渗透率低,政府开放私营部门以吸引投资,通信基建发展潜力巨大。

(一)交通运输领域基建需求不断增加,私人投资迎来新机遇

政府实施多维度交通基建升级计划,同步提升区域物流效率与投资吸引力。由于埃塞俄比亚地处内陆,必须依靠邻国才能进入海港,因此埃塞俄比亚政府在《2021—2030年十年发展规划》中重点布局道路运输网络建设,计划开发多达5条新的公路及铁路运输通道,以连接邻国的港口,从而改善其作为内陆国家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据Fitch Solutions预测,未来十年内,该国的道路基础设施将扩大85%,公路网范围将扩大到24.59万千米。2023年9月,埃塞俄比亚政府与肯尼亚政府签署了建设3000千米电气化标准轨距铁路(SGR)的双边协议,新铁路线将成为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LAPSSET)运输走廊开发项目的一部分;同时,埃塞俄比亚政府计划到2030年前新建6个机场、6个客运航站楼及10条新跑道,机场扩容后预计航空客运量将从1020万人次增加到4800万人次,国内航空旅客人数也将从每年200万人次增加到1100万人次。随着埃塞俄比亚宏观经济前景的改善,加之2024年7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34亿美元支持,埃塞俄比亚交通基建或将持续吸引地区及全球投资者。

表12024年交通运输领域项目(部分)



数据来源:Fitch Solutions。

交通基建是中资企业在埃塞俄比亚的深耕领域。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埃塞俄比亚铁路、公路桥梁等多个领域项目,两国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基础良好。2023年,中资企业在埃塞俄比亚交通基建领域的新签合同项目数量达到18个,占总项目数的34.6%;总金额超过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也超过2亿美元。当前,埃塞俄比亚通过23亿美元战后重建法案,并启动全国性交通基建计划,释放出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依托中非合作论坛(FOCAC)机制红利及中资企业在技术、资金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双方有望在铁路干线、港口连接公路等战略工程中进一步深化合作。

表22023年交通行业中资企业参与项目(部分)



数据来源: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公开资料整理。

(二)政府重视电力能源领域建设,水电引领能源转型

政府大力发展电力设施,相关投资机会广泛。埃塞俄比亚《2021—2030十年发展规划》锚定电力全覆盖目标,计划将发电量从4180MW扩大到17208MW,配电网从16018公里扩大到21278公里,年平均用电量从86kWh提高到1269kWh。根据世界银行全球基础设施投资数据库(PPI)统计,2020至2021年该国首个电力领域项目——图卢·莫耶地热电站一期项目实现融资关闭,项目总投资金额约2.7亿美元。2024年4月,埃塞俄比亚获得世界银行17亿美元贷款,重点投向电网扩建、可再生能源开发及农村基建升级改造。随着规划逐步落地与国际资金加持,埃塞俄比亚未来在清洁能源开发、智能电网建设等领域投资潜力将持续释放。

水电成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核心引擎,政府重点支持以大型水电站为引领的能源战略。埃塞俄比亚以旗舰工程——6.5GW复兴大坝为核心推进能源战略转型。2023年9月,埃塞俄比亚复兴大坝最后阶段蓄水工作完工,作为非洲最大的水力发电厂以及全球第七大水电设施,大坝奠定了水电项目在政府电力投资中的主导地位。根据Fitch Solutions预测,在预测期内,埃塞俄比亚发电量将新增2.5GW;其中80%(约2GW)来自水电扩容项目,剩余20%(500MW)由风电、光伏等非水电可再生能源补充。这一布局强化了水电在国家电力投资中的优先级,凸显了埃塞俄比亚以水电为核心的能源转型路径。

中埃塞在能源领域深入合作。近年来,中资企业不断扩大在埃塞俄比亚的电力业务,中埃双方在水电和输配电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23年,中资企业在埃塞俄比亚新签的输配电项目为6个,总合同额接近7000万美元,其中包括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中标埃塞俄比亚Geda特别经济开发区230kV输变电项目的设计、采购、安装、测试和调试项目,该项目将为埃塞俄比亚最大旱港莫焦市供电。未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的推进以及两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上的对接,预计中埃两国在电力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

(三)埃塞俄比亚政策驱动数字转型,公私合营激活市场

政策支持数字经济发展,信息通讯市场潜力巨大。作为非洲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埃塞俄比亚的互联网普及率只有19.4%,即使在城市人口中也仅有42.4%,且通信网络仍以2G/3G为主,5G建设近乎空白。为改善该国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政府出台《数字埃塞俄比亚2025战略(the Digital Ethiopia 2025 Strategy)》,将数字基建列为发展重点方向,推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和旅游业的数字化转型。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数据,埃塞俄比亚的固定宽带互联网用户数量逐年增加,移动电话普及率也在稳步上升。随着经济环境好转与政策持续聚焦,埃塞俄比亚在光纤网络部署、5G试点及农村通信覆盖等领域存在大量投资机遇,信息通讯市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

政府开放私营部门,大力发展数字基础设施。近年来埃塞俄比亚政府对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不断增加,其不仅在国内推动光纤网络的建设,还鼓励私营企业参与到通信市场的竞争中来。2021年7月,包括萨法利通信公司、沃达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埃塞全球伙伴关系财团”获得埃塞俄比亚电信运营商牌照。2022年10月,萨法利成为当地市场上第一家私人电信运营商,截至2023年5月订阅用户超过10万,运营城市达110个,人口覆盖率约5%。

中资企业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许多中资企业积极参与埃塞俄比亚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022年,埃塞俄比亚电信公司与中资企业合作,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6个区域启动5G网络服务,未来将逐步扩大覆盖范围。2023年,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也参与了埃塞俄比亚电信服务维保项目,合同金额达到2846万美元,助力埃塞俄比亚构建更为完善的通信网络。

03市场开发建议

政治紧张局势不减,防范潜在社会动荡风险。两年内战仍未平息埃塞俄比亚内部的族群矛盾,尤其是在提格雷、奥罗米亚和阿姆哈拉地区。2023年埃塞俄比亚政府军和该国北部阿姆哈拉州地方武装持续冲突,导致政府至今仍未正式结束对阿姆哈拉地区施加的紧急状态。尽管埃塞俄比亚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但政治紧张局势仍然存在。建议中资企业在决定投资前,进行全面的政治和社会风险评估,避免投资冲突高发区;同时制定应急计划并购买海外投资保险,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反应,保护员工安全并最小化经济损失。

埃塞俄比亚债务问题成为投资的隐性忧患。由于财政赤字的扩大、两年内战和国内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增加,近年来埃塞俄比亚的公共债务持续增长,致使当前的财政状况相对严峻。2023年,埃塞公债规模达642.4亿美元,公共债务占GDP之比为40.4%。同年,埃塞俄比亚宣布一笔价值10亿美元债券的3300万美元票息无法支付,国家正式进入主权违约状态。尽管埃塞俄比亚在交通和能源领域市场空间广阔,但中资企业进入该国市场时应当采取审慎态度,加强对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和债务可持续性的评估,同时考虑与多边金融机构合作,利用其提供的担保和风险缓释工具来降低投资风险。

点击订阅《2024“一带一路”基建指数国别报告》

欢迎各界读者就指数报告详细信息及定制化报告服务,致电承包商会洽询(010-81130091)。

内容来源 | 战略与咨询部

排版制作 | 黄涛编审 | 操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4“一带一路”基建指数国别报告--埃塞俄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