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4-9 15:48

AI,便捷省力?安全理性才是关键

作者:微信文章


在AI技术快速发展、广泛应用的背景下,消费者在享受便利与智能化服务的同时,也需警惕潜在的新型风险,如虚假广告、深度伪造诈骗等问题。安徽省消保委对广大消费者做如下提示:
一、注意识别与防范AI技术滥用风险

1、警惕“AI换脸/拟声”诈骗

案例警示:不法分子通过合成熟人、领导或名人的声音与视频,诱导转账或泄露敏感信息,如西安张女士被伪造的“老板”骗走186万元。

防范措施:

多重验证身份:转账前通过电话、见面或其他独立渠道核实对方身份,避免仅依赖单一视频或语音信息。

观察细节:假脸视频常缺少眨眼、口型与声音不同步,或画面模糊,可通过此类细节辨别。
2、 防范虚假AI带货与广告

仿冒名人带货:部分商家利用AI伪造名人形象推广产品,对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构成妨碍,消费者应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带货真实性,避免轻信非授权直播。

广告合规性审查:选择标注清晰关闭选项的广告页面,并利用AI工具辅助识别虚假宣传内容。
3、强化个人信息保护

避免在社交平台过度暴露生物信息(如面部、声音),减少被用于AI伪造的风险。

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授权非正规应用访问隐私数据,防止信息泄露。

二、合理利用AI工具辅助消费和维权

1、利用AI工具比价与识别虚假促销

通过AI功能跨平台对比不同商家的服务评价、价格波动历史,生成商品分析报告,结合历史价格趋势,避免被营销话术误导,识别“先涨后降”“虚构原价”等欺诈行为,确保真实优惠,提升消费透明度。
2、利用AI助力识别可疑信息

AI可实时监测异常交易行为(如频繁更换地址、大额交易),并发出警报。

警惕AI生成的深度伪造内容(如假冒客服、虚假中奖信息),需通过官方渠道验证信息真实性。
3、防范情感化营销,保持理性决策

AI购物助手可能通过情绪化推荐(如制造“错失恐惧感”或“兴奋感”)诱导冲动消费。消费者需明确需求,避免被算法操控、误导。过度依赖推荐算法可能导致信息茧房,容易缩小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建议主动搜索并交叉验证商品信息,还需定期清理浏览记录,防止推荐算法固化消费偏好。
4、强化隐私保护与账户安全

使用AI生成的随机密码管理工具,避免重复使用简单密码。

AI技术需大量用户数据支持个性化服务,但数据滥用或泄露风险增加。谨慎授权AI助手访问敏感信息(如支付数据),优先选择有严格隐私政策、支持数据最小化收集的平台,避免授权非必要权限。

要求平台公开AI生成内容的标识(如依据《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区分真实信息与合成内容。
5、保留交易证据,及时维权

使用智能工具快速生成投诉文案、整理证据链,或通过平台内置的合规性检测功能评估商家行为合法性。

高校、企业等推出的AI审核系统可帮助消费者验证合同条款、广告承诺的真实性。

保存AI生成的购物建议、价格对比记录及交易凭证,便于后续维权。

AI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融入日常消费生活,消费者须主动做好风险防范和合理利用AI工具,最大程度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消保委也呼吁社会各界完善AI监管框架,共同构建安全可信的数字消费环境。

来源:安徽消保委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AI,便捷省力?安全理性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