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AI 之智,启少年科创 | AI创客乡村校园公益行——金乡二小站
作者:微信文章为充分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热情,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乡村校园的普及,4 月 9 日,苍南县学生实践学校与爱创客指导团走进苍南县金乡镇第二小学教育集团梅峰校区,开展 “AI 创客乡村校园公益行” 活动。此次活动精心安排了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的互动体验环节,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人工智能的无限奇妙与魅力。
VR视界
陈怡老师为学生带来了精彩的VR体验课,带领学生探索虚拟现实世界。孩子们戴上设备,瞬间“穿越”到神秘森林、浩瀚宇宙等奇幻场景。在互动环节,大家踊跃分享感受,好奇的眼神中满是对科技的惊叹。这堂课不仅是新奇体验,更在他们心中种下科技探索的种子。
程小奔机器人
杨珊珊老师借助“程小奔”,带学生体验AI运动的奇妙。从AI跳绳、AI仰卧起坐,到通过编程让“程小奔”监测摆臂次数,开展摆臂次数比赛。让学生感受到科技为运动带来的变革,在趣味竞赛中提升运动技能。
童芯派
在苍南县矾山镇小学教育集团王声格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启了《童芯派》编程探索之旅。课堂上,王老师通过生动讲解与实例演示,利用童芯派和平板电脑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对编程的兴趣。王老师将代码与童芯派智能设备联动,指导学生在平板电脑上亲手编写程序,控制童芯派运行。欢声笑语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础编程技能,更真切感受到科技操控现实的魅力。
AI数学
王加佳老师带来《AI+数学》探索课,引领学生通过观察AI百数图程序筛选倍数、直观感受科技高效与趣味。“人机辩论”环节中,同学们围绕AI双面性展开讨论,稚嫩话语中闪烁辩证思维火花。这堂课既是数学规律的发现之旅,也在互动中教会学生与科技智慧共处。
3D涂鸦
廖美莲老师以“神笔马良”故事为引,亮出3D打印笔,结合视频与实物作品,揭秘“现代神笔”如何将二维创意变成立体实物,通过图文结合详细拆解打印笔部件功能及操作流程:“预热→装料→出丝→塑形→冷却定型”。理论学习后,孩子们用3D打印笔、耗材及图样开启期待已久的实践环节:有的专注勾勒蜻蜓薄翼,有的精心设计眼镜,还有小组合作打造手链、发箍套装。课堂尾声,廖老师展示学生作品并寄语:“从平面到立体,从想象到现实,科技让创作无限可能。愿同学们永葆好奇,未来用3D打印创造更多奇迹!”
身边的人工智能
黄林影老师带来一节《身边的人工智能》。课堂以生活中人工智能应用视频导入,讲解图像、语音识别原理,借助形色APP、智能音箱等工具组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探索人工智能奥秘,提升对前沿科技的认知与兴趣。
AI写作
周婷婷老师带来的写作教学课以诗歌对比开启,激发学生对AI写作的兴趣。课堂上,老师示范豆包操作,渗透借豆包拓宽思路、依六要素搭框架、对成稿进行润色校正的AI思维写作法。学生在实践构思成文后,通过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的方式展示成果,明白AI是写作助手,创意重在人心的AI写作理念
AI绘画
余愉老师的AI绘画课以时下热点《哪吒之魔童闹海》为文化切入点,通过三阶教学法展开:首先引导学生探索国风元素关键词体系,通过对比日漫、美漫等多元动漫风格,借助物品联想法激发创作灵感;继而以哪吒电影中不同角色的武器设定为范例,解构传统元素,提炼出中华美学符号;最终同学们各自设计的关键词通过百度文心一格平台,不断对话调试生成"麒麟小侠""敦煌舞者"等特色动漫形象。在形象设计环节,学生通过赋予角色"守护非遗典籍""追寻山海经异兽"等文化使命,不仅掌握"主体定位-风格融合-场景建构"的AI创作法则,更实现了数字技术与传统美学的深度对话,在智能创作中激活文化基因,树立民族文化创新自信。
人工智能讲座
岳巧巧老师带来“走进智能世界,成为小小创客”讲座,岳老师以生动方式揭开智能世界的神秘面纱。讲座中,岳老师不仅分享人工智能前沿知识,还带来趣味互动,同学们亲手操作体验智能设备,踊跃提问。通过这次讲座,大家对智能科技有了更深刻理解,激发了内心的创新潜能,在智能世界里种下了创客梦想的种子 。
学习讲座
在此次 “AI 创客乡村校园公益行” 活动中,叶德余老师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经验和深厚的技术功底,为大家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视频制作讲座。讲座上,叶老师重点介绍了如何巧妙地将操作便捷、功能强大的剪映软件与独具特色的即梦工具相结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示例展示,一步步引导掌握从素材收集整理、剪辑拼接,到特效添加、音频搭配等一系列制作精彩视频短片的实用技巧,让大家对视频创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本次苍南县爱创客指导团金乡二小公益行活动,不仅让学生们体验并认识了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更激发了他们对科技创新的浓厚兴趣。展望未来,我们将以本次课程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与应用,不断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方法,让更多的师生受益于人工智能教育。
END
图文|林建永、爱创客成员
编辑|林建永
审核|陈德泼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