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师兄:构建社区,这是我对抗AI冲击&拥抱AI机会的一种方式
作者:微信文章2025年的剧烈冲击,一个接一个,考验着我们每一个人。
先不论眼下的关税大战。咱就说春节炸出来的DeepSeek,以及相关AI公司的动作,让AI冲击,真切地来到了每个人面前。
当AI可以如此便捷地给用户提供高水准认知的时候,做知识付费的,做教育培训的,做咨询的,像我这样,以“知识货币化”为主要商业模型的角色,该是何种滋味?
当几乎所有知识博主都出来卖AI课的时候,你就知道这个市场有多卷了。
怎么办?
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AI课程与AI相关的企业服务,是我们的一块业务,而且做得还比较早。
但是当市场极速内卷的时候,当这种课程的生命周期只有几个月的时候,这块业务还要不要做?
放弃吧,好像也行,毕竟还可以腾出时间来深耕大健康。
仔细又一想,好像又不合适。尤其是看到还有那么多人被AI冲击的找不到方向,甚至“病急乱投医”。
我心中另一个声音就会说,你应该把你的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出来,AI课程,你应该当仁不让啊。更何况我们课程的好评率这么高,我们在这个领域积累这么久,市场还有需求,为什么要放弃呢?
所以确实有点纠结。
直到我看到了一个案例(卖个关子,后面的文章我会讲到这个案例),让我重新审视了一下我们现在的商业模式。让我倒吸一口凉气。
这不就是我原来讲到的观点吗?甚至还写过一本书,来论述这样的模型。
当成功的实践案例摆出来的时候,说服力就很强了。
那我们为什么没有遵循这样的原则做事情呢?实在是不应该。
所以,我们AI课程这块业务,调整思路也就出来了。
核心逻辑就是:从“流量模式”到“关系模式”。
当公域流量越来越贵,越来越多的企业会选择导入私域,经营私域流量。
但是私域运营,压根就不应该是“流量思维”。
在私域,追求的不是“转化率”,而是“复购率”
而“复购”是长期价值视角,这一点上,很多企业做得有点跑偏。
当我们用长期价值视角来审视私域,就会发现,原来很多私域玩法都不符合这个逻辑。
那么长期价值的私域运营,要怎么做呢?
三个关键词:会员制、定制化、共创化。
怎么理解呢?
对应到AI课程、AI教育这块,我们是这么打算的:
第一,所有跟我们链接上的伙伴,原则上都可以成为我们的会员,无非不同门槛对应的会员权益不同。但只要是会员,都可以充分共享我们这个社区里的共创信息,都可以选择性地参与共创,让产消之间有充分的交流和沟通。这一点,我们之前做得不好。课程研发是基于讲师自己的研究和实践,所提炼出来的认知和方法论,肯定有价值,但是用户视角不够,这一点,是可以优化的。
第二,当我们能够跟用户低成本深度互动的时候,为什么我们只提供AI课呢?肯定不会局限于此。做私域、做会员,做的是范围经济,本质上就是要给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所以我们能够提供的产品应该更多。有人会担心,产品多了品质会不会受到影响?这个不但不会,反而可以以更低成本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因为社区模式,我们可以链接到优质供给,也可以组织用户参与共创,一起打磨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
第三,我们欢迎社区伙伴以各种形式参与共创,具体来说,你作为潜在客户,你可以充分地反馈你的个性化需求,这样我们的产品设计就会更有针对性;如果你在寻找事业机会,也可以申请成为我们的推广大使;如果你感兴趣牵头组织一门课程,也欢迎成为我们的课程项目负责人;如果你是讲师,也可以自荐。总之,只要你愿意参与,总可以找到某种参与方式。如果你只想观望,也没有问题,作为会员,还是会收到定期的共创信息的。
当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这个社区的定位。
我们这个社区,是赋能企业家/创业者群体构建AI底层素养的共创社区。
关键词,其实是“AI底层素养”
我们会有各种AI应用落地的课程
但长期会更聚焦于AI底层素养的赋能。这些其实是更为根本的。
具体有哪些底层素养呢?
参与进来,就知道了。
对了,如果你还不了解我们,我可以稍微再补充几句介绍。
在AI方向,我们利用AI技术打造了一个成功的头部IP——赵大师兄,40W粉丝
AI方面的企业家培训课程,我们也组织了8期;AI之前的企业培训课程,那组织的就不知道多少期了
另外,我本人还有多年的企业咨询经历,服务企业成长这块,不谦虚地说,也算是行业老炮了
除了积累了大量的AI行业资源,我们自己也开发了AI智能体相关软件,也孵化IP搞流量、卖货、做品牌
理论研究,实战经验,都有
如果你很介意这些,我可以给你罗列一长串这些履历
但是,我现在宁愿把自己当成是一张白纸
因为,越是用某种标签强化自己,越容易受这种标签的约束
我吃过这个亏,所以现在我不想过度标签化自己
尤其是面对这个充满一切可能的AI时代
勇于放下过往、探索未知的那颗心
应该是很宝贵的吧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你是否明白了,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不明白也没关系,只要你认可这个方向,我觉得就可以做个会员,了解看看。
而且,成为我们的基础会员,暂时并不收费,只需要你读完这篇文章,表个态,我们这边备案一下。
如果你认同,就给我们一个反馈。后续的共创活动,我们就会通知你。
你我的时间,都很贵。感谢你读完这篇文章。
如果你愿意对这个社区投以更多的注意力,我诚挚欢迎你。
如果你还没有我们的联系方式,可以扫如下二维码: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