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发表于 2025-4-11 10:53

中意合作 | 聚焦“一带一路”,跟踪中意热点(七)

作者:微信文章
2024年意大利旅游业表现亮眼,游客总数超法国,居欧盟第二。意大利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意大利游客总人次达4.58亿,同比增长2.5%,在欧盟国家中仅次于西班牙(5亿,增长3.3%),超过法国(4.5亿,下降0.8%),优于欧盟平均水平(1.9%)。其中,外国游客超2.5亿人次,增长6.8%,占比从2023年的52.4%升至54.6%,其中德国游客最多(14.8%),其次为法国(13.2%)、英国(7.5%)和美国(5%)。据估算,旅游业贡献了意2024年GDP的10.8%,创造了13%的就业机会。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近期与意大利相关的热点新闻有哪些吧!

PART01中国意大利首个AI安全全产业链合作协议在北京签署

3月27日下午,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后,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与意大利Insider Culture & Media Ltd.公司、Kidea S.R.L.公司正式签署四方合作框架协议,四方将整合政府、技术、市场等资源优势,构建中意、中欧人工智能新生态,推动创新、安全与伦理并重的人工智能技术在意大利和欧洲的落地应用与发展。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周瑞、中关村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卢江、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曾晓韬、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合伙人、高级副总裁朱萌、中国意大利商会副秘书长、北京办公室总裁Federica Viggiani、意大利Insider Culture and Media Ltd.公司董事长Angelo Morano、意大利Kidea S.R.L.公司总裁Raffaele Guarino等参加签约仪式。

北京瑞莱智慧科技有限公司2018年7月依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发起设立,聚焦人工智能安全和垂类大模型应用,已在政务、金融、能源、互联网等领域实现广泛应用。Insider Culture & Media 和 Kidea 在品牌传播、市场营销和数字化转型方面拥有深厚经验,重点聚焦意大利及欧洲市场。北京中关村海外科技园有限责任公司作为跨境科技创新枢纽,通过商业、技术合作促进海内外前沿科技推广并搭建中外市场之间的桥梁。

中关村国际控股、中关村海外科技园公司总经理卢江表示:“中关村海外科技园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科技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此次合作是我们支持中国AI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实践,通过商业、技术合作,推广人工智能产品开拓意大利应用场景并落地,对中国第三代人工智能企业产品、技术走出去、拓展欧洲市场具有积极意义。未来我们将继续为瑞莱智慧等优秀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国际化服务和应用场景支持。”

瑞莱智慧合伙人、高级副总裁朱萌表示:“此次签约不仅是一次‘思想奔赴’的商业合作,更是一次人工智能技术价值观的‘握手’,将充分发挥瑞莱智慧在AI安全和垂类大模型领域的技术优势,结合合作伙伴的市场资源,共同推动AI技术在欧洲市场的应用与创新。”

意大利Kidea S.R.L.公司总裁Raffaele Guarino表示:“Kidea在意大利传媒、信息技术领域深耕多年,本次是我们团队首次来华来京,对中关村的印象深刻,对瑞莱智慧的产品和技术很有信心,相信通过本次签约,我们四方一道将共同推动项目落地意大利和欧洲。”

意大利Insider Culture and Media公司创始人、董事长Angelo Morano表示:“在中关村海外科技园的帮助下我们有幸与瑞莱智慧公司产生了合作意向,瑞莱智慧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相信,通过此次四方合作,能够为意大利及欧洲市场带来更多高质量的AI安全解决方案,同时促进中意两国在AI领域的深度合作。”

中国意大利商会副秘书长、北京办公室总裁Federica Viggiani 表示:“中国与意大利等欧洲国家经济深度融合,双方有着源远流长的深厚情谊,双方互为重要经贸伙伴。中关村是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创新的一面旗帜,瑞莱智慧是中国人工智能安全领域的领军企业。此次四方携手符合两国、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和发展利益,能够为中意、中欧企业合作打造新范式、树立新标杆,共享人工智能时代红利。”

中关村发展集团副总经理周瑞指出,“中关村发展集团是北京市政府整合创新资源的市场化平台,近年来立足中关村核心区,促进产业聚集发展,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集成服务商。本次集团所属中关村海外科技园签署中意首个AI安全全产业链合作四方协议,共同推动瑞莱智慧为代表的中国人工智能企业走出去,一要做好当地环境、政策影响的支撑和落地;二要通过一个合作案例,拓展更多合作领域;三要把合作桥梁搭建的更坚实,各方都要受益;四是中关村发展集团将持续促进双边贸易、跨境服务及全周期工作支持。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像瑞莱智慧的中国科技企业产品、技术走出去,这对拓展欧洲市场具有积极意义。”

此次合作是中意、中欧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达成的首个跨学科、跨市场战略协议,标志着四方在技术研发、商业化落地与学术交流等方面进入深度协作阶段,也是中国第三代人工智能技术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里程碑。通过合作,瑞莱智慧RealAI的AIGC检测平台DeepReal等AI安全平台产品将率先在意大利市场落地,并逐步拓展至欧洲其他地区,为当地企业及相关应用场景提供安全、可靠的AI解决方案。会后,意大利代表团考察参访了中关村发展集团、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

(来源:意欧视点,3月29日)

PART029艘高端甲醇双燃料客滚船!招商工业与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签订建造合同

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局工业集团(以下简称:招商工业)日前与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Grimaldi)集团在香港签订9艘船舶建造合同。这是全球首批配备甲醇双燃料的高端客滚船,为全球航运业提供了新一代高端绿色化解决方案。

此次签约的9艘客滚船项目是格里马尔迪集团“下一代客滚船计划”的核心项目,旨在通过创新设计和技术升级,打造兼具高运力、低碳排放与邮轮级舒适性的船舶,并通过采用甲醇代替燃料推进系统,安装脱硫塔,预留大容量电池的安装空间等设计建造,满足国际海事组织排放标准及欧盟MRV法规要求。

此9艘客滚船计划在2028年至2030年陆续交付。其中,6艘系列船船长229.2米,具备3300米车线,可装运300多辆车辆,最多可容纳2500名乘客,配备310多间乘客舱室,设有约700多个豪华躺椅,将在地中海区域运营。3艘系列船船长240.5米,具备5100米车线,可装运400多辆车辆,最多容纳1000名乘客,配备320多间乘客舱室,根据不同乘客偏好提供多种舱室类别,极大提高乘客海上航行体验和舒适度,将在波罗的海区域运营。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缪建民表示,招商局集团与格里马尔迪集团秉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理念,在绿色船舶技术和智能航运领域取得突破,共同树立了客滚船领域的新标杆。作为中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招商工业及旗下威海船厂将汇聚顶尖研发团队、精益制造体系和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确保高质量项目交付,助力格里马尔迪集团进一步巩固在欧洲及全球滚装航运市场的领先地位。招商局集团愿继续与格里马尔迪集团在零碳燃料、智能船舶等前沿领域深化合作,共同为全球客户提供更高效、可持续的航运解决方案。

国际航运公会主席、格里马尔迪集团董事总经理格里马尔迪表示,本次9艘客滚船建造订单的签约,持续深化并巩固了格里马尔迪集团与招商局集团这一杰出合作伙伴的长期合作,也是我们对中国造船企业在高端滚装船领域技术的高度认可,进一步坚定了我们与中国船企合作的决心。新一代地中海级和汉萨超级星级新船型是格里马尔迪集团对客户需求的深度研究成果,反映了航运业的发展需求。航运业需要凭借质量、效率和环保的可持续性,才能保持作为全球客货运输关键方式的地位。这些船舶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表现卓越,能够使用甲醇作为替代燃料,将促进格里马尔迪集团更接近全球净零排放目标,进一步巩固在地中海和波罗的海地区短途海运领域的领先地位。

招商工业与格里马尔迪集团保持密切合作关系,双方已携手打造30多艘多型节能环保、技术领先的滚装船舶。签约双方一致表示,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拓展在航运、物流、码头等领域的合作空间,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招商工业将发挥自身在船舶设计、建造和项目管理方面的优势,精心组织、科学施工,确保项目高质量按时交付,为格里马尔迪集团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客滚船船队。

招商局工业集团是招商局集团旗下海洋装备制造业务板块的资源整合和管理平台,是招商局百年海事主业的传承者和科技创新战略的先行者。目前在中国渤海湾、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布局了八大造修船基地,业务主要聚焦在海洋装备研发设计、海洋装备建造、海洋装备维修改装、海洋装备配套服务等方面。

意大利格里马尔迪集团是全球最大综合物流集团之一,专门从事汽车、滚装货物、集装箱和客运的海上运输,旗下拥有GrimaldiLines、大西洋集装箱航运公司等五大子公司,运营逾130艘船舶,业务涵盖滚装货运、集装箱运输及地中海/波罗的海客运服务。其滚装船船队规模为76艘,排名世界第一,此外还拥有32艘客滚船、20艘汽车运输船。目前有17艘汽车运输船、1艘滚装船在建。

(来源:经济参考报,4月10日)

PART03中国比亚迪在意大利市场增长 1%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领域表现突出

安莎社4月2日报道,3月份,该公司注册登记汽车数量为1,787辆,巩固了其在乘用车领域1%的市场份额,而在整个市场(轿车+商用车)中的份额则从0.9%上升至1%。此外,与 2024 年相比,本季度它成为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售的第一品牌,注册量为 3,961 辆,份额为 9.4%。更为突出的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领域的表现,3 月份比亚迪凭借 1,435 辆注册量和 18.8% 的市场份额,荣登月度排行榜第一,“从而超越市场主角的老牌品牌,成为月度领军者”,这主要归功于 Seal U Dm-i SUV。

(来源:驻意大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4月10日)

PART04意大利伽洛夫GRF嵌入式冰箱与CFCA家装全案联盟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3月25日,意大利高端嵌入式冰箱专业品牌伽洛夫GRF与CFCA家装全案联盟(后文简称CFCA)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资源整合与全链路服务为核心,共同打造“家装设计+家电定制”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行业跨界融合与用户体验升级,赋能品牌发展。

(来源:国际能源网,3月27日)

PART05意大利倍耐力在美投资受阻,因最大股东是中国国企

意大利轮胎制造商倍耐力的执行副董事长马尔科·特龙切蒂·普罗维拉(Marco Tronchetti Provera)周二在接受报纸采访时表示,倍耐力在美国投资遇到困难,因为其最大股东是中国国有企业中化集团(Sinochem Holdings)。

随着华盛顿打击汽车行业的中国技术,禁止中国控制的公司使用关键的软件和硬件,倍耐力的中国和意大利股东在该集团的治理方面产生了分歧。

特龙凯蒂·普罗维拉对意大利日报《共和报》表示,当倍耐力与当地政府就在阿拉巴马州和弗吉尼亚州开展业务进行谈判时,中化集团所持的37%股份成为了一个障碍。

“现在我们正在与佐治亚州进行谈判,我们在那里已经有一家工厂,但那里再次提出了反对意见,”曾担任倍耐力首席执行官30年(任期至2022年)的特龙切蒂·普罗维拉 (Tronchetti Provera) 表示。

特龙凯蒂·普罗维拉表示,他有信心与中化集团达成协议,以消除美国的担忧。

他说:“我们会找到一种方法,以符合倍耐力的利益,并遵守美国法律。”

“这个市场太重要了,我们必须与竞争对手公平竞争。”

中化集团官网显示,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重组而成,为中国国有企业,员工21万人。

中国中化业务范围覆盖生命科学、材料科学、石油化工、环境科学、橡胶轮胎、机械装备、城市运营、产业金融等八大领域,在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基地和研发设施,以及完善的营销网络体系,旗下拥有16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倍耐力(PIRC.MI)即是其中一个。截至2023年底,中国中化总资产1.6万亿元,全年营业收入超过1万亿元,位列2024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第54位。

倍耐力曾是世界第五大汽车轮胎生产商,现为第七,总部设于米兰,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1922年,倍耐力在米兰证券市场上市。目前倍耐力已不单单销售轮胎,还涉及其他高科技领域。

2005年,倍耐力进入中国市场,建立了其在亚洲的第一个生产基地。2015年6月8日,中化集团以约77亿欧元的价格收购了倍耐力,成为其最大股东。

目前,中化集团持有倍耐力37%的股份,位居第一大股东,而第二大股东Camfin的持股比例为26.4%。

在2025年3月27日的董事会上,倍耐力要求中化集团将持股比例降至26%以下。据内部消息人士透露,Camfin正考虑增持股份至29.9%。倍耐力此举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应对美国日益严格的关税政策。

倍耐力在北美市场的收入占其全球总收入的四分之一,而其产品主要在拉丁美洲生产。面对美国可能实施的关税威胁,倍耐力计划扩建其在美工厂。

(来源:北美商业电讯 ,4月8日)

PART06意大利外资企业增长显著

根据Unioncamere-InfoCamere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前十年中,意大利外资企业数量增长27%,达到约67万家,比2014年增加14万家;而本土企业数量减少5.6%,从2014年的550万家降至520万家。外资企业在各个行业均有显著表现,尤其是在商业领域,占比37.5%;建筑业、餐饮业和制造业也有较强的外资参与。外资企业的地域分布广泛,伦巴第、拉齐奥和托斯卡纳大区位居前列。外资企业的创始人来自多个国家,摩洛哥、罗马尼亚和中国企业尤为突出。这些数据表明,外资企业已成为意大利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3月21日)

PART07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大幅下调该国经济增长预期

安莎社4月2日报道,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发布的春季预测报告将该国2025年经济增长预期从0.9%下调至0.6%,并预计2026年GDP将增长1%。该报告称,当前的不确定性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尤其是全球关税战的影响,可能对经济造成负面冲击。如果保护主义加剧,可能导致意2025年和2026年的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分别降至0.2%和0.4%。

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警告称,预计今年该国投资将下降0.8%,但预计到2026年将回升0.9%,总体上保持平稳,意大利工业生产在两年半内已经下降了8.1%,工业衰退有可能成为结构性问题的风险。

工业家联合会主席奥尔西尼表示,在此困难时刻,意大利政府须采取更加果敢的措施,并希望欧洲能够改变现有政策,将工业发展放在中心位置。

(来源:驻意大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4月10日)

PART08意大利2024年人口出生率创历史新低

Independent网3月31日报道,意大利国家统计局(ISTAT)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意大利人口持续萎缩,出生率跌至历史最低点,死亡与出生缺口扩大,叠加移民外流加剧,使该国深陷“人口寒冬”。2024年意大利总人口减少3.7万,降至5893万,自2014年以来累计减少近190万,相当于米兰市或卡拉布里亚大区的总人口规模。

(来源:驻意大利共和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4月10日)

PART09意大利多家医院在全球最佳医院榜单中排名亮眼

近日,《新闻周刊》联合数据平台Statista发布医院排名,意多家医院上榜。在儿科领域,14家医院跻身榜单,罗马圣婴儿童医院排名第6。在肿瘤学领域,位于米兰的欧洲肿瘤研究所(IEO)排名第9,米兰国家癌症研究所排名第24,罗马杰梅利医院、米兰圣拉斐尔医院等亦跻身百强。在心脏病领域,米兰Monzino心脏专科医院(第11)、米兰圣拉斐尔(第22)、罗马杰梅利(第40)等20家医院上榜。该榜单未将中国大陆的医院纳入排名。

(来源: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3月11日)

以上就是本期有关意大利的热点话题,欢迎各位朋友持续关注,我们将为大家推送更多有趣有料的中意经贸投资内容!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意合作 | 聚焦“一带一路”,跟踪中意热点(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