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 | 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
作者:微信文章今年一季度,中老铁路货运保持持续增长态势,成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引擎和国际合作典范。这条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钢铁巨龙,自开通以来,实现了货物运输“从通到畅、从畅到快、从快到旺”的华丽蜕变。截至2025年3月30日,中老铁路累计运输货物突破5600万吨,其中跨境货物1300万吨,连续3年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一组组亮眼的数据,成为中老铁路在国际运输中强劲实力的有力证明。它不仅是一条铁路运输线,更是中国与周边国家经济交流、文化融合、贸易往来的重要纽带,是跨区域合作的生动实践。
如果说中老铁路是“黄金大通道”上的动力引擎,磨憨则是这条大通道上的“黄金口岸”。伴随着中老铁路列车的疾驰,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风帆正劲——边境口岸客货两旺、项目建设战鼓正酣、重点产业加速聚集、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兴边富民成效明显、跨越发展热潮涌动……昔日的边陲小镇,正逐渐变为魅力绽放的“国门明珠”,全面起势的磨憨,已成为开放新高地、发展新热土,开放之路越走越宽。
风物常宜放眼量,思路一变天地宽。托管磨憨,让昆明成为全国唯一拥有“边境线和边境口岸”的省会城市。“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没有等出来的辉煌,只有干出来的精彩”……穿行磨憨,活力奔涌。与一条条干劲十足的标语相呼应的,是人流、物流、信息流。口岸繁忙、贸易繁荣、塔吊林立,项目加快建设、片区提速开发,处处跳动着蓬勃兴旺的发展脉搏。一个个重点片区、一个个重大项目,都标注了“磨憨速度”。数据显示,托管磨憨以来,累计投资超100亿元,是托管以前6年总和的16倍。2024年,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就吸引了70家企业签约、69家企业入驻、59个项目落地。
值得关注的是,磨憨口岸以货物过境为核心的“通道经济”模式,正逐步向“产业经济”模式转变。比如,磨憨口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货物转运,而是向“贸易+产业+服务”的复合型形态拓展。与此同时,磨憨口岸正积极布局保税加工、保税维修、跨境电商等增值服务领域,形成了从口岸吞吐到腹地消化的“前岸后仓”贸易闭环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口岸的经济价值和产业链延伸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要拓展与周边国家的经济、科技、人才、医疗、文化等交流合作,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
可以看到的是,紧紧围绕跨境加工、国际物流、免税购物等核心业态创新布局,磨憨口岸正从传统的“通道型口岸”向“枢纽型城市”全面转型,实现口岸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互补互促。可以预见的是,昆明正以再造一座新城的魄力加快推动磨憨国际口岸城市建设,努力将其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点、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样板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国际产能合作的示范区。
信息来源:都市时报
编辑:刘加文
一审:罗珍丽
二审:李玥其
终审:陈长亮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