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博物馆“航天大师课”之龙乐豪院士走进北京市育英学校
作者:微信文章航天大师课
为更好地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将优秀的航天科普资源向社会、向校园辐射,中国航天博物馆推出“航天大师课”系列活动,邀请龙乐豪、戚发轫、范瑞祥等院士专家作为首批特邀高级专家讲师,为社会公众、青少年学生输送优秀的航天科普课程,用航天精神架设跨越时代的传承。
2025年4月8日下午,在第十个中国航天日到来前夕,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受邀到北京市育英学校进行“航天大师课”首场讲座,以《我和共和国的火箭事业》为主题,为六百余名师生亲切讲述他和火箭的故事。
北京市育英学校前身是“中共中央直属育英小学”,一九四八年十一月建校于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一九四九年随中共中央一起迁入北京,毛泽东主席为学校题词“好好学习 好好学习”,学校坚持传承红色基因,肩负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
本次主讲嘉宾是龙乐豪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曾任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兼总指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副总设计师等职。主持国家五项重大航天工程中运载火箭研制,是我国低温推进剂火箭主要开创者之一和构建中国航天运输系统新蓝图的导师,为我国航天技术创新发展与走向世界作出了历史与创造性贡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和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IAF名人堂奖、2022年度全国十大科普人物、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等荣誉。
讲座前,北京市育英学校赵佳校长与龙乐豪院士进行交流,赵佳校长代表学校对龙乐豪院士到校为学生进行“航天大师课”科普讲座表示衷心感谢,对中国航天博物馆在讲座筹办工作中的支持表示感谢。
龙乐豪院士以“我是谁”为开场白,讲述了牛背上走下来的火箭总设计师的励志故事。从“出身寒门,少年磨难”“勤奋求学,全面发展”“勇攀高峰,铸就一流”等内容,回顾了自己半个多世纪求学与科研的奋斗经历,讲述了他走上航天建设道路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故事。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飞遭遇困难与失败时,龙院士“一夜急白了头”,但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更加坚毅地带领团队归零,“先驱不畏身先死,勇者不惧开头难”,最终带领团队完成归零,打造出中国发射次数最多的“金牌”火箭,承担我国探月工程、北斗工程和外星发射等重大工程发射任务。最后,龙院士对在座的师生们提出了殷切希望。他鼓励大家要树立理想、勤奋学习、强健体魄,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就学习中的困惑、航天人的精神品质以及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方面踊跃提问,龙院士一一进行了详细的解答,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丰。
讲座进入尾声,学生代表为龙院士送上鲜花。
龙院士为育英学校题词: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了解了龙院士的奋斗人生和卓越成就,更激发了大家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未来,中国航天博物馆将继续深入打造“航天大师课”品牌,充分发挥航天专家科普资源的优势,采用“走进校园、走进博物馆”的方式,搭建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文化的桥梁,让广大社会公众、青少年学生有机会与航天大师对话,用青春与梦想点亮苍穹之光。
图文:宋嘉玮
编辑:张娉婷
监制:贾大玲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