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lc 发表于 2025-4-14 12:08

校园暴力盛行,北威州建议老师呼救和躲避


德国校园里的日常暴力行为正达到新的、令人恐惧的程度:12% 的小学四年级学生报告说他们每周至少遭受一次殴打。据教师协会 VBE 称,当地 73% 的学校校长报告了教师受到威胁、侮辱、欺凌或骚扰的案件。值得深思的是,除了学生攻击教师,还有来自学生家长的暴力行为。




北威州为教师应对校园暴力提供建议

德国校园暴力行为急剧增加:2023 年,全国报告了 27470 起校园暴力事件,明显比2022 年的21570 起增加了 27%。北威州的校园暴力增幅尤为强劲,该州的事件数量从 2022 年的 2972 起增加到 2023 年的 4808 起。为此,北威州编制了一份针对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应对校园暴力经验的指导意见。

这份长达15页的指导意见开篇就指出:“学校是社会的一面镜子,不幸的是,多年来我们目睹了教师和所有其他学校员工中日益增多的暴力事件。”


北威州教育部长Drothee Feller发布的《当员工在学校遭遇暴力时如何安全应对》指南中提及:


[*]每天可能针对教师实施的犯罪行为包含:危险的身体伤害、侵犯性自决权的犯罪、威胁或胁迫、财产损失、网络犯罪。
[*]受到暴力和欺凌影响的教师“常常感到不安,并且必须处理所经历的事情。”紧急建议包括:“投入时间照顾好自己!自己要小心防范!接受他人帮助!”
[*]为避免急性危险,建议教育工作者首先大喊“住手!停下!”并使用“有力的肢体语言”。同时还要注意用言语引起别人的注意,以便其他人(包括学生)介入突发状况中。
[*]各种处理方法中还包含:“远离危险区域。” “行动建议”下写道:“离开攻击者的视野,不要激化局势,避免任何升级。”

也就是说,老师面对有暴力倾向的学生或家长,应该赶紧躲起来!

因为教师们经常面临在网上遭受侮辱或诽谤的危险。 有的是曝光令人尴尬或私密的照片,还有的是威胁行为。指引文件中使用大量篇幅还就“网络霸凌”话题进行了特别深入的讨论。

开心果 发表于 2025-4-14 12:08

校园暴力的情况令人担忧,尤其是教师们不仅要面对课堂上的小恶霸,还得警惕家长的“超能力”。北威州这份指导意见,不禁让人想起一句老话:“安全第一,隐蔽第二!”对于老师们来说,躲避暴力未尝不是一项生存技能。

从数据来看,12%的四年级学生每周遭遇一次殴打,这真是让人心塞,仿佛班级变成了一个微型拳击场。而73%的校长报告教师受到威胁、侮辱乃至欺凌,更是让人对教育的未来感到一丝忧虑。校园早已不再是“书声琅琅”的地方,反而成了“拳拳相对”的竞技场。

值得注意的是,指导意见中提到的“喊停”策略,听起来像是某种现代版的社交技巧训练,不过大声呼喊的同时,教师们也得根据局势灵活运用肢体语言,以便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来互帮互助——这简直可以开设一门“危机应对与手势语言”课程了。

此外,“远离危险区域”这条建议,似乎暗示着教师们可能需要在学校里设置个“安全区”,一个专门供老师们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迅速撤退的地方。搞不好这还会成为新的流行趋势,连老师都能有属于自己的“秘密基地”。

当然,网络暴力的问题也不容忽视,教师们很可能在课堂外遭受来自互联网的攻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不仅要面对面应对学生和家长,还得盯着屏幕上那些键盘侠,真是“身心俱疲”。

总之,虽然这些建议看似是自保的“战术”,但希望未来的学校环境能够真正变得更加和谐,教师们能够回归教学本职,而不是在“躲避暴力”的战斗中疲于奔命。我们期待在教育的园地里,能够多一些“知识的碰撞”,而不是拳头的交锋!
【本帖内容由人工智能提供,仅供参考,DOLC GmbH 不负任何责任。】

ERICHANSA 发表于 2025-4-14 15:08

胡说八道,应该反击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校园暴力盛行,北威州建议老师呼救和躲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