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企风采 | “AI奇点奖”背后,我会副会长金欧阳探讨凭何让公司在AI浪潮中脱颖而出
作者:微信文章数字浪潮奔涌,弄潮儿向涛头立。在人工智能技术重构全球产业版图的当下,一批深植创新基因的温州人正以开拓者的姿态,在算法研发、智能硬件、工业互联网等前沿领域破浪前行。他们既传承着"敢为天下先"的温商精神,又展现出科技革命中的先锋锐气:从硅谷实验室到粤港澳大湾区,从无人驾驶赛道到AI医疗蓝海,温籍创新者的身影正以硬核科技重塑产业边界。即日起,本专栏将推出"AI时代温州人"系列报道,解码这群智变领航者如何用人工智能改写商业逻辑,重构生产力。
春节以后,在DeepSeek开源大模型掀起全球AI风暴、OpenAI迭代GPT-5技术引发行业震动之际,AI领域风云突变,一场激烈的技术大战正悄然上演。
浙江国技互联集团董事长金欧阳,作为温州最早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参与并见证了网络时代的各个阶段的大变革。从网络营销服务到AI服务领域再到创新转型,他清晰地看到时代风口下的利好与危机,正率领团队与巨人同行、与时代同行。
■
人物名片
金欧阳,浙江国技互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信息技术高级工程师,温州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人物创业:与巨人同行、与时代同行
去年年底,金欧阳获得“AI奇点奖温州年度贡献人物”,以表彰他在人工智能应用推进方面的贡献。获此奖,既是国技互联团队对金欧阳的认可,也是对他个人推动技术落地的激励。
金欧阳是温州最早一批追赶互联网大潮的创业者。回顾创业的20年,他将其总结为“与时代同行,与巨人同行”。
2003年,年轻的程序员金欧阳从北京中关村回到温州开始创业。彼时的温州以轻工业闻名,金欧阳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在外界质疑声中,他将“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注入互联网这一新兴领域。“当时被称作‘皮包公司’是常态,创业之路也付出过很多‘学费’,但我相信未来已来。”他回忆道。
创业初期,国技互联果断与国内互联网龙头企业——百度达成合作,成为“百度推广温州地区服务中心”。多年后,国技互联迎来爆发式增长:业务拓展至丽水、衢州等地。从十几人的团队起步,到如今覆盖杭州、宁波、绍兴等7个城市,拥有800余名员工和13家分子公司,国技互联累计为8万多家企业提供网络营销和产业数字化服务。
从2005年创立,国技互联与当时温州本身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高度契合,金欧阳和他的团队为温州的产业转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随着企业发展,国技互联斩获“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荣誉,并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模式,助力传统制造业打通数字化链路。
创业的最初十年是厚积薄发的十年,金欧阳认为,“互联网的黄金十年,我们没有缺席,也接住了时代给予的机会。”
转型:乘技术之风,迎接新浪潮
百度CEO李彦宏说过,创新是不能被计划的。你不知道创新何时何地到来,你所能做的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2017年,金欧阳提出全新战略定位——国技互联转型为“企业级智慧一体化服务商”,以精准营销、数字技术和赋能平台为核心,推动企业智慧化转型。
“技术发展是必由之路,尤其在智慧工厂改造中,AI技术不可或缺。”金欧阳颇具前瞻性地认为,在推进智慧工厂改造和生产流程自动化的过程中,很多环节都需要调动AI技术来攻克难题,而转型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2019年,国技互联成立子公司“国技数字”,专注于为制造业提供数字化改造解决方案。通过自动化流程优化和AI技术应用,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升。2024年,杭州国技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落地,200余人的团队与杭州创新生态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在人工智能语境下技能服务的边界。
从ChatGPT到DeepSeek,这两年不断有震惊世界的大语言模型的发布,让AI从后端走到前端,被史无前例地关注着。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尽快熟悉技术、掌握技术,才会接住“时代红利”。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AI技术爆发的时间点上,AI技术的创新和突破随时可能发生,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也会不断涌现。而对于国技互联这种从事技术服务的企业,无疑是利好的。”金欧阳以自己企业为例,在应用层面,AI已深度融入国技互联的客户服务体系。2024年,AI已经替代了30%的后台客服工作,而2025年的目标是提升至50%。此外,AI在营销策略优化、设计周期缩短、智能客服等领域的潜力逐步释放,助力企业形成全新竞争力。与此同时,国技互联与高校联合,不断吸收STEM人才,储备专业力量,积极迎接AI时代的新浪潮。
AI+产业融合,重塑传统生产力
AI不仅是工具,更是重塑生产力的催化剂。
杭州诞生“六小龙”后,很多人都在追问原因。金欧阳认为,“六小龙”的诞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其他城市未必能完全效仿。但在时代洪流之下,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存之道,他建议温州在产业端把握当下机遇实现突破。
作为温州市政协委员,这两年他持续为“AI+传统产业融合”发声。
“现在DeepSeek还是开源的,为温州提供了发展契机。我们可以借助大模型的能力,结合本地产业特点,打造出我们自己的行业垂类小模型。”今年的两会期间,他在多个场合表达此观点。
对于温州AI产业的发展阶段,金欧阳认为通用AI技术仍处起步阶段,但温州的核心优势在于扎实的产业基础。“在温州,电器、汽摩配、阀门等产业集群为AI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场景。然而,与杭州、深圳等AI前沿城市相比,温州的短板亦不容忽视——数据孤岛、信息化水平低、人才短缺等问题制约了技术革新的步伐。”
金欧阳直言温州或许很难诞生大模型公司,但差异化路径才是破局关键。对此,他建议:温州以“数安港”为枢纽,整合行业数据,推动企业与第三方合作,并通过高校研发高效标注工具,降低数据成本。建设垂类小模型生态,鼓励本土企业开发行业小模型,结合大模型能力实现差异化升级。
目前,在温州,红蜻蜓自建AIGC小模型优化设计流程,平阳塑编行业通过垂类模型提升生产效率。这种“借力大模型、深耕小场景”的模式,在金欧阳看来,核心思路就是借助大模型能力,结合本地产业特点,打造垂类小模型,走出一条独特的智能化升级路径。
此外,AI人才短缺是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金欧阳建议,温州深化高校与企业合作,定向培养AI技术人才;政府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提供硬件支持与试错空间,降低企业转型风险。
如前文所说,创新是不可预计的。AI时代的到来或许会在短时间内掀起巨大的技术革命,作为逐浪其中的企业,能做的就是“打铁还需自身硬”以及顺势而行。
金欧阳说,未来,国技互联将继续加大在AI研发上的投入,深化产学研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重点布局鞋服、电商、外贸等温州产业,在本地高效实现DeepSeek与知识库的深度融合,打造AI+私域知识库的标杆场景。同时,依托温州智能谷,推动AI与智能制造的深度融合,探索AI在本土个性化定制等领域的应用。
来源 | 《世界温州人》杂志2025年第1期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