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葡萄酒产量降至60年来最低水平,气候变化是重要原因之一
极端天气对社会造成日益严重的影响,也对经济领域产生了直接冲击。其中,葡萄酒种植业首当其冲。如今,一杯美酒变得越来越稀有,背后不仅是气候原因。据行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葡萄酒产量因极端气候影响降至60多年来最低水平。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在法国第戎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总产量仅为2.258亿升(225.8百万百升),同比下降4.8%。除了气候变化外,经济形势疲软和消费需求下降也是葡萄酒产量减少的原因,酒农也在主动调整产量以应对市场。
在欧盟范围内,2023年的总产量为1.383亿升,较上一年减少3.5%。根据OIV数据,德国作为欧洲第四大产酒国,其产量下降近10%,仅为7800万升。行业组织指出,影响产量的极端天气包括:强降雨、冰雹、春季晚霜、干旱期,以及由此带来的病虫害爆发。
意大利作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国,2024年产量为4.41亿升,尽管同比略有上升,但仍比五年平均水平低6%。排名第二的法国,产量为3.61亿升,同比锐减23.5%,为1957年以来最低水平。西班牙位列第三,产量为3.1亿升,低于五年平均值11%以上。
消费持续下降,价格仍维持高位
2023年全球葡萄酒消费估计为2.142亿升,同比下降3.3%,为1961年以来最低水平。这一趋势仍在延续,其背后不仅有通胀等短期经济原因,也有生活方式变化、社会习惯变迁以及消费行为的转变等深层因素。
欧盟地区的葡萄酒消费量同比下降2.8%,为1.036亿升,比五年平均水平减少5.2%。德国的消费量为1.78亿升,较2023年下降3%。
尽管如此,2024年全球葡萄酒出口总额预计仍达359亿欧元,仅略低于前一年。葡萄酒平均出口价格仍维持在每升3.60欧元不变。根据行业组织的数据,由于近年来高端葡萄酒市场持续增长,整体价格水平仍保持在较高水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