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孩子如何成为不可替代的“宝藏”?
作者:微信文章大家好,我是宛臻,你们的老朋友。
4月1日晚,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南宁韬智书店参加女侠与堂主的智慧父母私享会。这次私享会的主题有三:AI已来,让我们重新定义孩子的竞争力;学历通胀之下,如何打破“教育内卷”的困境;超级个体时代,怎样做一个智慧的父母。我将就这三个主题写写我听分享后的心得体会,也欢迎各位父母发表自己的看法哦。
话说,这篇文章姗姗来迟了。3月底至4月上旬,我连轴转得身体上有些透支,迟迟没能抽出时间与精力来完成私享会后的心得书写。
哈哈,惊奇的是,今天意外地让这篇文章的内容更加深入与丰富了。因为我没写完的分享,遇上了堂主题为《从“解题者”到“出题者”:激发孩子创造力的三步心法》的线上公开课。
我不禁感慨:原来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呀~
言归正传:“女侠与堂主”何许人也?在正式分享前,先和大家介绍一下这对传奇的夫妻吧。
他们是“少年通识”的创始人,深耕通识教育领域,也是专栏作家、长江商学院和北大汇丰商业院讲座嘉宾。除了这些,他们还是一对环球旅行的夫妻,曾携手走过120+个国家,几乎踏遍了全球各大博物馆。这丰富的阅历,让我赞叹不止。
我相信大家和我一样好奇,走遍世界的夫妻到底是如何看待教育的。
哈哈,认识了女侠与堂主,就回到宛臻的文字分享上吧~
这篇文章的分享,对应的是女侠与堂主私享会“AI已来,让我们重新定义孩子的竞争力”的主题,并结合堂主线上公开课的内容,谈谈我的感悟。
AI时代,孩子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在信息过剩和 AI 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技术变革日新月异,它以极快的速度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可以说这种变化是以日、时来计算的。
远的不说,自从今年2月DeepSeek 横空出世后,AI 领域竞争非常激烈,OpenAI、Google、Anthropic、Meta、Mistral AI 等公司持续推出更强模型的AI。
单从AI的技术变化,我们不难发现技术的变化往往是最先发生的,也是更新得最快的。紧接着带动社会结构的变化,而教育的变革会相对滞后一些。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孩子们未来面临的职业环境充满未知,许多新兴行业或许连我们家长都难以想象。
现在谈到工作,我们脑海中可能浮现概率最多的是格子间、电脑与人,可以后呢?无人的工作场景或许会成为常态。
在 AI 几乎能完成众多任务的社会,孩子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堂主说,在AI时代,孩子的核心竞争力是创造力,也就是“有想法”。
关于这一点,有家长就要问了,那么,该如何培养出一个有想法的孩子呢?
激发孩子创造力的3步心法
1.挖兴趣,点燃孩子的内在动力
如果我们家长擅于观察,你们一定会发现孩子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是,是非常投入的,那种进入心流的孩子,眼里闪着光。
是呀,一个眼里有光的孩子,是多么求之不得的事情。
呵呵,又会有家长说了,”我家孩子好像都没有什么兴趣爱好“、”我家孩子的兴趣就是玩手机“、”我家孩子一事无成的样子,以后可怎么办呀“......
不知孩子们看到这些话会做何感想?
上周末,我妞的同学向她诉苦,说她父母只要看见她放松一会儿就催她看书学习,整天985、211挂嘴边,可他们和他们身边的人又有几个是上过大学的?本来每天都有努力向着自己的目标行动着,爸妈那么一说,我就不想继续学习了,仿佛是为他们的985努力一样,心累。
唉,看到这些,不禁心疼孩子。堂主讲,长沙有位校长说,大部分孩子的问题都是因为妈妈”太闲“了。哈哈,这话可能让许多妈妈不爽,可细想,是不是我们管得太宽、也瞎操太多心了?
其实呀,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许多孩子在努力奔向自己的理想,也有不少孩子在悄悄践行自己的兴趣呢。我们做为父母要是不细心观察,那指定就会认为孩子只会玩游戏了。
哈哈,拿我家妞的话来说,她最幸福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别的孩子被父母念叨时,她可以构筑自己的小世界——画画、写小剧、浏览自己想看的信息,甚至杀上几盘游戏。
其实,在孩子初三的时候见她每天晚上都要玩游戏,我也曾经干预过,但通过观察发现,她只是通过游戏来缓解自己一天紧张的学习,大概半小时后就自己乖乖学习去了。
甚至,她还跟我分享说,自己代入游戏的角色解决了一个学习上的问题呢。
原来,这些看起来不务正业的事,能让孩子放松、沉浸、专注,并产生自我肯定力。
亲爱的家长们,兴趣是发自内心的,我们重要的是要学会给孩子留白,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展,当然,也要善于去发现与支持。
哈哈,说来说去的,其实,只要我们不做扫兴的家长就够了~
2.抛问题,引导孩子深度思考
记得女侠在分享时说过,学习(教育)有模仿、探索与听讲三种形态。
模仿是我们人类学习的天性,通过模仿,我们可以快速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识。就像我们小时候学走路、学说话一样,看别人怎么做,自己跟着学,很快就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了。
探索是主动学习的重要方式,也就是尝试或者试错。探索意味着我们需要主动去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试错来学习和成长。通俗来讲,就是自己动手尝试,过程中难免犯错,但正是在试错里,才能真正学到东西。
听讲是传统的学习方式之一,也是如今学校绝大部分的教育方式。当过学生的我们不难发现,上课是一种单向的知识传递,老师在台上讲,知识一股脑儿地往台下学生的脑袋里灌,这不就是俗称的”填鸭式教育“嘛。
在 AI 时代,孩子们听听课、学点知识不难,但光这样是不够的。不能只停留在听讲、模仿上,孩子们需要学会主动抛出问题,多琢磨 “为什么”、“还能怎么做”等,然后自己动手实践,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改进、创新。
比如孩子们学数学,不能只是照着例题做题,而是思考 “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如果换个条件,答案会怎样?” ......这样一来,孩子就得动脑筋思考,慢慢就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跟着提升。
就像女侠在分享时说的一样:“与其给孩子答案,不如让孩子自己探索问题的答案。”这将是通过模仿、探索和听讲等多种方式学习,从而实现从被动消费到主动创造的转变。
3.做项目,鼓励孩子把想法落地
堂主这里说的”做项目“,跟我们大人工作中的项目是有区别的哈,但底层逻辑差不多,都是”生产者思维“。
简单来说,就是输出,在学习与探索过后,要多动手,多做多实践,多讲多分享,这就是做项目啦。
哈哈,关于这部分,女侠是建议给孩子开个自媒体账号的,让孩子尽情创造与输出,毕竟有输出就会倒逼输入。
那么,孩子们能做的项目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比如,堂主在他的AI共学社区中,教孩子们利用AI工具制作影音影视作品,图像、配音配乐、脚本等,都可以通过AI来实现,但关键的是孩子们心中的构思与想法,这种发自内心的冲动与创造,是AI代替不了的。
又比如,孩子对自然科学感兴趣,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个 “家庭气象站” 项目。每天记录气温、湿度,观察天气变化,甚至尝试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怎么样。孩子需要动手收集数据、分析规律,要是预测错了,还得反思哪里出了问题哦。哈哈,这种实打实的实践,可比单纯背课本上的知识有用得多。
另外 ,我们生活中也到处是项目呢。比如,做一个手工、做一份家庭餐、策划一次出游等,甚至可以让孩子当当家。别担心孩子做不好,放手给他们去尝试,有错误或不到的地方,就引发孩子去思考和完善。孩子从中收获的就是最宝贵的经验和成长,当然,还有能力的提升哟。
其实,孩子们的想象是无穷的,所以,能做的项目成千上万,我孤陋寡闻就随意举几个例子啦,更多项目还有待你们和孩子去挖掘哦。
关注孩子本身,塑造AI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除了有想法,具备创造力,孩子们内心的强大和学习力也是非常关键的(关于这一点,上一篇文章有讲过:AI时代,如何培养孩子的心理强大和学习力),更重要的是孩子本身的平安健康、内心平和富足及自在喜乐。
不管外在能力多么重要,宛臻还是认为孩子本身才是最最关键、最最重要的,当孩子足够被看见、被爱和被允许时,内在的创造自然发生。
好啦,以上就是我关于”AI时代,孩子核心竞争力“的感悟与分享啦,欢迎大家点赞、留言与在看,也希望我们一起相互学习,成为智慧父母,支持孩子们走向属于他们自己的未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