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 “心理健康季”之AI赋能——我与AI 共读一本“心”书
作者:微信文章一、活动目的
本活动旨在借助AI人工智能技术,开启心理学类书籍的智慧阅读之旅,聚焦阅读心理学类书籍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能力提升的积极作用,实现心灵成长与自我提升。AI不仅为阅读提供新的打开方式,更会成为深化理解、促进交流的伙伴,让阅读在AI的赋能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赛学生运用AI工具对学校推荐或自己选择的心理学类书籍进行研读,在阅读助力心理调适、积极心理品质塑造、提升学习能力、促进科学研究等方面,分享自己的“AI共读”故事,总结展示AI在扩展自己对书中心理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反思自身心理状态方面的作用,以及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和AI互动的过程中心理的成长和变化。
二、活动安排
本活动引导学生运用AI工具提升阅读心理学类书籍的感悟和收获,通过将阅读中或生活中的困惑、感受与AI进行对话,深化学生的认知,打破传统阅读的单向输入模式,在互动中,提升学生的自我觉察、心理调适能力以及行动力。形成“阅读-对话-实践-反思”的可持续心理自助模式,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管理”的转变。
三、活动对象
参赛者须为北京工业大学在校学生,可以个人参赛,也可组队参赛,每个作品不得超过3位参赛选手。
四、活动要求
(一)作品要求
1份「AI对话集」:提交与AI进行的对话记录,完整呈现3轮以上深度互动内容。格式为“jpg”,像素大于300dpi。
1份深度阅读笔记:300字以上,word版本,包含书中引发你思考、感受的核心理论,与AI互动后的自我觉察、情感流动、认知重构、行动转化等。
(二)其他要求
1.参赛作品严禁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内容,不得含有种族和宗教及身份歧视,不得污蔑民族传统文化、泄露国家或商业机密、侵犯他人隐私、污蔑或诽谤他人人格、歧视残疾人等内容。
2.参赛作品必须由参赛者本人或团队原创,参赛者应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严禁剽窃、抄袭,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如有引用,请提前联系原作者确认,并在作品内明确标出。主办方不承担包括(不限于)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著作权、商标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如出现上述纠纷,主办方保留取消其参赛资格及追回奖项的权利。关于剽窃、抄袭的具体界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规定。
3.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有收藏、展览、研究、出版及宣传权,不再另付稿酬。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活动主办方所有。
(三)材料提交
每组作品以压缩包形式发送至邮箱liwenxia@emails.bjut.edu.cn,命名方式“学院名称+AI共读+作者姓名+作品名称”。
截止时间为2025年4月30日。
五、活动奖励
完整参与活动的同学可获得【第二课堂-美育】0.2学分。
学院将根据作品提交情况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同时为获奖选手准备精美证书和奖品。
六、推荐书目
《被讨厌的勇气》岸见一郎
《重塑幸福》马克·曼森
《当下的力量》艾克哈特·托尔
《四千周》奥利弗·伯克曼
《不原谅也没关系》皮特·沃克
...
图文来源丨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排版丨李欣燃
审核丨包仿冉 李子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