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软件测评】哪家AI写教案强?
作者:微信文章在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借助AI工具辅助教案设计。为探究不同AI在教案撰写方面的表现,我们选取豆包、橙篇、Kimi、讯飞星火、通义千问、天工AI六款主流AI程序进行横向测评,通过统一提示词“生成XX年级XX学科XX主题的教学设计详案,要求各个环节齐全,内容尽可能详细,最好达到逐字稿水平”,对比其输出成果的专业性与实用性。需特别说明,本次测评仅聚焦AI撰写能力,生成内容需经教师二次加工优化后方可投入实际教学使用。
一、测评对象与使用方式
本次参与测评的六款AI各有特色:豆包依托自带的“撰写教案”功能,针对性强;橙篇使用“长文写作功能”,通过自然语言指令生成内容;讯飞星火启用“教案助手”智能体,通义千问激活“教案课件助手”智能体,天工AI调用“教案设计师”智能体,均试图以专业化模块满足教案撰写需求。而Kimi因缺乏专项教案智能体,仅通过基础对话功能参与测评,其表现尤为考验AI的通用理解能力。
二、测评前提与限制说明
需明确,AI生成的教案并非直接可用的成品。测评重点在于考察教学环节设计的逻辑性、教学内容安排的合理性及文本详细程度。同时,测评使用的提示词存在局限性,未涵盖新课标核心素养要求、学情分析等实际教学要素,测评结果仅反映在既定指令下的AI撰写能力,教师可通过优化提示词获取更贴合需求的教案内容。
三、测评结果深度剖析
(一)冠军之选:豆包
豆包凭借“撰写教案”功能脱颖而出,成为本次测评的最大亮点。其输出的教案不仅完整涵盖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等核心环节,更突破性地达到“逐字稿”标准。在教学过程设计中,豆包细致规划了每个教学活动的师生对话内容,如在语文课堂导入环节,预设教师提问“同学们,当你仰望星空时会想到什么?”,并模拟学生可能回答“我想到牛郎织女的故事”,进而自然引入课文主题。这种对课堂互动细节的精准把握,展现了豆包对教学场景的深度理解,为教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范本。
(二)实力亚军:橙篇
橙篇虽未配备教案专项功能,但凭借强大的长文写作能力,在测评中展现不俗实力。其生成的教案框架清晰,教学环节过渡自然,教学内容详实度较高。相较于豆包,橙篇的教案在细节处理上稍显逊色,如师生互动部分仅概括对话方向,缺乏具体话术,但整体质量仍远超其余四款AI,尤其在语言表达流畅性和内容连贯性方面表现突出,适合作为基础教案模板进行二次创作。
(三)其余AI表现分析
讯飞星火、通义千问、天工AI虽启用了专项教案智能体,但输出结果差强人意。三款AI均能快速搭建完整的教案框架,涵盖教学基本要素,然而在内容填充环节普遍存在简略问题。以教学过程设计为例,仅罗列教学步骤,缺乏对教学活动具体实施方法和师生互动细节的描述,难以满足教师对详细教案的需求。Kimi作为仅依靠基础对话功能的AI,在教案撰写专业性上与其余五款存在明显差距,生成内容虽具备教案雏形,但逻辑深度和内容完整性不足,更适合作为初步构思的参考素材。
四、测评启示与教学应用建议
本次测评结果印证了AI在教案撰写领域的潜力与局限。豆包与橙篇的出色表现表明,AI已具备生成高质量教案框架与内容的能力,但仍需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教师在使用AI辅助备课时,可从三方面优化应用:一是细化提示词,明确新课标要求、学生特点、教学资源等信息;二是将AI生成内容作为灵感来源,结合自身教学经验补充细节;三是注重对AI输出内容的批判性审查,确保教学逻辑严谨、内容科学。
随着AI技术的持续迭代,未来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深入。本次测评虽未诞生“一键生成完美教案”的解决方案,但为教师探索智能化备课提供了方向。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合理利用AI工具,将助力教师提升备课效率,推动教学创新实践。
流水思考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