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下,拉链市场将迎来严峻考验
作者:微信文章关税战对拉链
及相关产业链影响分析
2025年4月以来,美国政府宣布向所有贸易伙伴加征所谓的“对等关税”,特别是对中国关税税额不断加码,甚至飙升至245%,这一举措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掀起了惊涛骇浪。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极高;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经济体量全球第一。2024年中美贸易额为6882.8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3.7%。其中,中国对美国出口5246.56亿美元(增长4.9%),中国从美国进口1636.24亿美元(下降0.1%)。中美贸易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1.17%,美国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特朗普政府此举使中美经贸关系受到严重冲击。
01 关税战对拉链产业链影响分析
(一)纺织服装出口压力大增
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在中国制造行业不断蔓延,纺织服装行业受到的冲击尤为明显。美国是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的第一大市场,2024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额达3011.3亿美元,其中对美出口达509.6亿美元,占比16.9%。同时,美国也十分依赖中国的纺织服装进口,2024年美国来自全球的纺织服装进口额中,中国所占份额达到26%。然而该行业毛利率较低,利润率仅在2.3% - 5.2%之间,面对此次关税增加,企业难以承受成本压力。
此轮加征关税后,中国纺织服装需要承担多高的税额,我们以一件针织或钩编的棉质女式衬衫(HTS 61061000)为例分析,原本可通过小额豁免免税,现在却要面临包括:基础关税(19.7%)+全面关税(20%)+对等关税(34%)+301条款关税(7.5%)+威胁性关税(50%),合计131.2%的关税。
(二)中国箱包出口将受重挫
2024年,全球箱包市场规模飙升至187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稳稳保持在4%左右,据预测,美国箱包市场规模将达到295.7亿美元,占全球消费总量的15.72%。2023年,美国箱包进口118.04亿美元,其中从中国进口约28.6亿美元,约占其总箱包总进口额的24%,是美国箱包第一大进口国,此外,有约14.2%的箱包进口源自柬埔寨,9%的来自越南,6%来自印度尼西亚,这其中仍有一部分来自中国箱包转口份额。从中国数据看,2024年,我国箱包出口总额345.32亿美元,其中对美国出口58.08亿美元,占我国箱包出口总额的16.82%。然而,本轮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箱包出口造成严重冲击,以典型产品行李箱(美国HS编码4202.12.21)为例,基础税率(20%)+全面关税(20%)+非301条款关税(25%)+对等关税(34%)+威胁性关税(50%),合计征收149%的关税。如此高企的关税壁垒,必将对中国箱包对美出口产生严重抑制作用。
2023年美国箱包进口来源统计(前6)
进口来源
进口额
占比
中国
28.6亿美元
24.2%
意大利
17.3亿美元
14.7%
柬埔寨
16.79亿美元
14.2%
法国
12.65亿美元
10.7%
越南
11.5亿美元
9.7%
印尼
7.1亿美元
6%
箱包作为拉链第二大应用领域,其市场变动对拉链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尽管近几年箱包产业向东南亚转移带动当地拉链产能扩张,但中国仍控制着65%的全球拉链供应,这种"箱包外迁、拉链出口"的模式,使中国拉链企业通过配套供应维持了绝大部分的箱包拉链市场份额。2024年全球箱包市场1876亿美元的规模中,按其价值1.5%来拉链配套,直接拉动了约200亿人民币的拉链市场需求。在美国市场,295.7亿美元的箱包消费规模对应产生约30亿人民币的拉链需求,中国出口美国箱包(中方统计数据58.08亿美元)影响6亿人民币的拉链需求,转口箱包和配套中国拉链的箱包出口影响规模10亿人民币左右。
(三)倒逼中国拉链出海寻新机
美国市场上销售的服装约95%为进口产品,主要来自中国(约占22%)、越南(18.31%)、孟加拉国(7.4%)、印度(5.83%)、印度尼西亚(4.43 %)、柬埔寨(4.78%)。2024年,美国进口服装价值837亿美元,前十七个贸易伙伴的进口额约占总额的89.80%。亚洲国家在2024年向美国提供了约610亿美元服装,中国仍是美国主要服装出口国,贸易额达183.9亿美元。而且,亚洲除中国外的很多服装出口实际也是从中国进口面料甚至直接转口。
2025年4月2日,美国宣布对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加征超过30%的“对等关税”,服装鞋帽行业首当其冲。美国市场97.5%的服装和99%的鞋类依赖进口,越南占据耐克全球产能的50%、露露乐蒙42%的产能。此次关税调整直接冲击了亚洲制造业基地,品牌商面临着成本转嫁与市场份额的艰难抉择。不过,特朗普政府随后做出了对75个贸易伙伴国暂停实施“对等关税”政策90天,并将相关税率降至10%的决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在列,90天的豁免时间为东南亚市场带来了短暂的窗口红利。在中美关税战持续升级的背景下,东南亚国家凭借税率差异、政策红利与区位优势,成为中国企业 “出海2.0” 的核心战场。
中国拉链企业近几年也在加速出海步伐,华圣达、伟星、浔兴接连在东南亚投资设厂,本地化战略正在成为行业新趋势。以越南为例,伟星股份在该国建立的产业园区已形成完整配套,从原材料到成品可实现一站式生产,人工成本较国内低30%左右,极大满足了当地服装制造业对高性价比拉链的旺盛需求,由于越南近年来在全球贸易和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快速提升,其对中国拉链企业的战略价值正在显现:一方面可以利用东盟原产地优势规避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又能近距离服务耐克、优衣库等国际品牌的东南亚生产基地。未来,随着产能爬坡和本地化程度加深,这些海外工厂有望成为中国拉链企业开拓全球市场的重要支点。
尽管此次美国对越南加征46%的高额关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出海步伐,但从全球范围看,东南亚由于市场特性,仍旧具备显著发展潜力。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对东南亚及部分南亚新兴市场直接出口拉链超过9亿美元,占到我国拉链总出口额的53%。2023年YKK(发斯宁事业部)在东盟市场销售额为869亿日元,约合44.62亿人民币,仅次于中国市场的956亿日元。同样,从浔兴拉链2023年的数据来看,其在东南亚的直接出口销售额约为2.2亿元,间接出口销售额约为5.6亿元。
02 关税战对拉链产业影响分析
(一)中国拉链对美出口直接影响
美国对中国进口拉链执行不同税率,金属拉链为10%、非金属拉链为13%、拉链零部件为11.5%的一般进口税率。拉链属于301关税外商品,还需加征25%的从价关税。2025年又对中国加征两次10%关税以及此次加征34%和50%的“对等关税”,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拉链产品加征了129%的关税,加上一般关税,中国对美拉链将被征收超过139%(金属拉链)的关税。
近几年(2019 - 2024年),中国拉链对美国出口在2022年达到峰值2587万美元后逐年下降,2024年,中国对美国拉链直接出口1169万美元,占中国拉链出口总额的0.68%,美国市场对中国拉链直接出口的影响相对有限。
2019-2024中国拉链对美出口统计
从美国拉链进口规模来看,2020年至2024年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2020年总进口额为3469.7万美元,2021年大幅增长至4962.1万美元,达到峰值,随后几年逐渐下降,2024年回落至3176.3万美元,甚至低于2020年水平。从进口来源地看,中国台湾一直是美国拉链进口的最大来源地之一,2022年达到峰值1224.3万美元,但2023年后大幅下滑,2024年降至706.3万美元。中国大陆对美拉链出口也从峰值的1000万美元逐渐下滑至600万美元。
2020-2024年美国拉链直接进口统计
2020-2024年美国拉链进口(前五)来源
除了直接拉链产品出口的影响外,受纺织服装、箱包及户外装备等出口受挫影响,拉链间接出口也将遭遇连锁冲击。作为纺织产业链的关键辅料,中国拉链行业约25%(直接出口占25%,内销50%)的产能依赖下游成品出口带动,根据上文数据推测,本轮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拉链的影响面超过16.4%(影响规模:纺织服装拉链约60亿,箱包拉链约16亿,其余产品约3亿,总计79亿)。
(二)对中国拉链间接影响
尽管目前美国市场在中国拉链出口中的直接占比较小,但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消费市场,其关税政策仍会通过多种间接途径对中国拉链产生影响。首先就是要面对直接出口订单缩减甚至覆灭的残酷现实,尤其是依赖美国市场的拉链企业影响最为直接,不少美国客户已经明确表示暂停从中国采购计划,甚至已经在合约期的订单宁愿损失定金也要取消。除了直接出口,随纺织服装间接出口的订单也可能面临腰斩。近期,不少拉链企业已经遇到撤单的情况,这种形势在未来一个季度将会愈发明显;除了对企业的直接影响,对整个中国拉链产业链也造成较大冲击。一方面,美国关税提高使得中国拉链产品在美国市场价格竞争力下降,部分原本依赖中国拉链的美国服装、箱包等下游企业,可能会寻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拉链供应商,这将促使全球拉链市场竞争格局发生变化,中国拉链企业面临来自越南、印度等新兴制造业国家同行的竞争压力增大。另一方面,中国拉链行业是纺织服装产业链的重要一环。美国对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加征高额关税,导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受阻,进而影响对拉链的需求。许多服装企业因成本上升、订单减少,不得不削减生产规模,对拉链的采购量也随之下降。这种产业链上下游的传导效应,对中国拉链行业的冲击不容小觑。
除了出口订单的直接锐减,随之而来的是大量的拉链企业开始出口转内销,本就产能过剩的国内拉链市场瞬间进入残酷的存量博弈阶段。国内拉链行业实际产能利用率其实已经不足80%,在出口订单断崖式下跌后,超过30%的产能集中转向内销市场。最先显现的便是价格战,头部企业为了保产能,可能不惜降价下沉到中低端市场,中小企业将迎来更加严峻的市场挑战,行业洗牌愈发激烈,行业价格层级将逐级下压,企业利润率大幅下滑,无核心技术、无稳定渠道、无资金储备的中小拉链厂商将率先在此轮危机中出局。
除此之外,美国海关还针对中国转口贸易实施“精准打击”,全面封堵中国商品的出口通道。目前,越南、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墨西哥等“转口热门地”成为重点监管对象,这些国家的货物将面临以下严格政策:来自上述国家的货物将全部接受严格检查,若发现通过“灰线”避税,将按逃税金额的3倍进行处罚,一旦违规,不仅面临巨额罚款,还可能被追缴过去10年的利润,甚至冻结相关账户。此前,中国许多商品包括拉链都将遭到全面“打击”。所以如何突破原产地限制,选择真实的海外布局(设厂)已经成为企业应对贸易壁垒的无奈选择。
然而,挑战之中也蕴含着机遇。近年来,以SAB、SBS、HSD、CMZ、YCC、3F等为代表的国产拉链品牌正在快速崛起,它们以超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成为越来越多品牌商的优先选择。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带来的高关税环境,中高端纺织服装产业链对成本管控和效率提升的刚性需求,正促使国际采购订单逐步向中国优质拉链供应商倾斜,这些国产拉链品牌无疑将会大幅占领国际品牌的市场份额;同时,一些企业积极拓展国内市场和其他海外市场。
随着国内消费市场不断升级以及 “一带一路” 倡议的有序推进,国内对高品质拉链的需求逐渐增加,为中国拉链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在其他海外市场,如欧洲、东南亚、非洲等地,拉链市场仍有较大的开发潜力,中国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优化服务,将会逐步在这些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EN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