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免费 发表于 2025-4-24 11:38

球面几何,地理解析——从“一带一路”到“冰上丝绸之路”

作者:微信文章






地理与数学融合课

从“一带一路”到

“冰上丝绸之路”

生态文明教育学科实践探究课(32)

近日,地理廖苗老师和数学秦家淇老师以《从“一带一路”到“冰上丝绸之路”》主题,开展了一堂跨学科融合课堂教学。通过地理分析、数学推演,学生深入理解了“冰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一带一路”向高纬度的地理延伸,更是人类通过国际合作实现的对北极地区价值的开发与生态的保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写下生动注脚。



1



球面几何揭秘:

北极航线为何更短

数学学科聚焦“冰上丝绸之路”(北极东北航道)的航程优势。秦家淇老师通过经纬网地球仪直观展示和数学推演两种方式,向学生展示球面最短距离为两点间大圆的劣弧,印证北极东北航线较传统苏伊士运河航线航程短的结论。



2



地理分析解码:

“冰上丝绸之路”的必要性和独特性

地理学科聚焦学生高级思维和能力的提升,通过丰富的、真实的数据材料,以学生活动的形式,分析苏伊士运河的局限性、北极丰富资源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使学生理解开通“冰上丝绸之路”的必要性;分析北极地区生态脆弱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的“放大效应”对北极地区的影响及航线开通可能对北极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北极地区的独特性。



3



从几何到生态:

冰上丝绸之路,生态文明之路

北极不属于某一国,而是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唯有通过国际合作,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平衡开发与保护。“冰上丝绸之路”不仅是贸易通道,更是人类与自然对话的桥梁。我们既要善用几何智慧,更需心怀敬畏,让北极的冰雪永续见证文明的光芒。

学术指导:

地理组

江苏省中学灾害地理教育研究所

无锡市劳模创新工作室

无锡市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

供稿 | 廖苗

编辑 | 徐梦妘

审核 | 韩庆芳

发布 | 许云劼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球面几何,地理解析——从“一带一路”到“冰上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