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风暴下的美中干散货海运运力趋势变化揭示了什么?
作者:微信文章自4月2日美启动全球贸易战,其矛头直指中国。为此,中国奋起反击,举起了保护全球自由贸易的大旗,对美也实施了对等关税。
美国出口大宗商品以散货船舶为主,包括粮食、原油、石化制品等。如今,两国间干散货海运市场影响几何?
本文结合船视宝实时及历史海运数据,深度剖析美中干散货船舶海运运力变化趋势,揭示关税政策对贸易链的深层影响
波峰大幅错位,关税冲击凸显
总体趋势分析
美国出口到中国的干散货海运运力,呈周期性变化,每年10月开始上升,到12月开始下降,高点一般出现在12月。
近三年的波峰:22年年末波峰最高;23年年末波峰开始大幅下降;24年年末波峰略有上升,但仍不如22年年末波峰。
24年较23年有所上升,应该是我国做了一定远瞻性囤货。与《日经亚洲》报道:“中国自今年1月中旬起就冻结了美国大豆和玉米的采购订单,并减少从美国进口农产品,同时增加了从巴西等国的采购,以确保农产品供应稳定。”相互印证。
从美国到中国的干散货船占美出发运力比基本与船舶数量变化趋势相同,但在24年年末的波峰出现一个特点:到中国的船舶艘次数比23年出现了小幅上升,从70艘增加到82艘,但占全部美国出发的干散货船艘次数却反而变小,从19.18%减少到了17.83%,这意味着美国大宗干散货商品的出口在增加,同时也在积极寻找第三国出口渠道。
我们把逐日观测改为周,再看看其他数据特征。
每周运力特征
美国每周出发的到中国的完航的干散货船舶海运运力有明显周期性变化;航速基本维持在10-12节。
最近30周无航速变化,美国到中国干散货船舶海运运力从24年43周开始一路下跌。
最后看看港口有没有什么数据特点。
港口作业分析
美国干散货港口,无论是平均作业时长、锚泊时长还是每日作业、锚泊时长,都呈现一个下降的趋势。
美国干散货“接盘”疑云
那原本输往中国的货物又去向了何方呢?部分销量或转向东南亚等替代市场。然而,这些市场的利润率较低,且吸纳能力有限,难以完全承接。于是,印度出现了!
从美国出发去往印度的干散货船舶海运运力自24年开始急剧上升。
注
以上数据源,均来自船视宝
来自船视宝实时及历史数据整理分析,供参考。也欢迎使用体验,通过您的独特视角来分析关税战的影响,大家一起交流。
联系我们
13916166925
13601650528
PC端地址
https://www.myvessel.cn/
微信小程序
关注“船视宝Express”获取更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