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大力开展“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工作
作者:微信文章万里丝路,连通东西,跨越古今。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上的商贾重镇和咽喉要道。近年来,张掖市依托独具特色的红色精神、历史文化、生态资源、石窟艺术和民族风情,加强区域联动,增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谱写了文旅产业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肃南民族歌舞团在韩国展示裕固族传统婚俗
精品剧目走出国门,张掖文化走向世界
自2014年开始,张掖开启了对外文化交流的新阶段,在省文旅厅和张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肃南民族歌舞团、张掖市文化馆等文艺工作者和市内非遗传承人先后赴韩国、俄罗斯、德国等10多个国家进行民族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交流互鉴,向世界展示了张掖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张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手工艺产品亮相海外,展示了丝路重镇“金张掖”在坚定文化自信、开展文化“走出去”工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
大型秦腔现代戏《肝胆祁连》剧照
国内舞台频频展演,“张掖元素”亮相全国
近年来,张掖创排的《民乐情》《裕固族姑娘就是我》《肝胆祁连》等文艺精品剧目相继在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中国秦腔优秀剧目会演、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等国内舞台频频亮相,先后荣获第十六届文华奖提名剧目奖、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导演奖、敦煌文艺奖等荣誉,用舞台艺术的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展示了张掖悠久的历史文化、独特的民族风情、淳朴的民风民俗,张掖文旅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不断提升。
邹梦禅书法篆刻学术座谈会暨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
书画创作艺术交流,张掖作品共促繁荣
先后举办“水墨兰亭”全国书画名家精品展、海峡两岸名家书画甘肃联展——张掖巡展、邹梦禅书法篆刻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书法名家邀请展系列活动、“大美张掖”全国书法名家作品展等书画展览,张掖书画家相继赴四川、江苏、浙江等地交流,张掖自主创作的红西路军题材连环画作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艺术展系列活动。书画艺术交流加强了民间文艺创作的学习借鉴,推进了区域文化资源共享,有效提升了张掖书画艺术创作质量水平。
裕固族历史文化线上学术讲座
文博遗产交流研讨,张掖文物诉说历史
张掖市与省文物局、省博物馆、敦煌研究院联合举办“画里晴川——张掖市博物馆馆藏明清绘画精品展”“冢壁乾坤——魏晋墓葬壁画砖临时展”“岁月流逝——祁连山岩画拓片艺术展”等。来自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21个研学团队,在全市的各县区博物馆开展社会教育和研学活动。邀请敦煌研究院杨富学教授开展《甘州回鹘天公主在敦煌》专题讲座;参加中国国家博物馆主办的“图画众生——河西画像砖上的古人生活展”;同时积极选派业务骨干参加全国佛教考古与石窟寺研究专题研修班、赴中国社科院全国重点考古基地进行研培,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贡献了文博力量。
张掖丝绸之路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盛况
立足实际内引外联,张掖影响不断提升
近年来,先后邀请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文联文艺志愿者协会、甘肃省演艺集团等专业文艺院团来张掖交流演出;举办“一带一路”文化万里行系列活动、第六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赛、张掖“百城百场”文化旅游宣传交流等大型赛事活动;张掖文旅工作者赴湖北武汉、山东济南、广东广州、浙江杭州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地区开展了包括旅游推介、文艺演出、书画展览、非遗展示等的文化交流活动。张掖连续八年举办“湿地之夏·金张掖”文化旅游艺术节和“七彩丹霞·画里临泽”——高台大湖湾、山丹焉支山、民乐扁都口文化旅游艺术节,以及肃南裕固族传统文化艺术节等地方特色文旅节会,为张掖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发挥了积极作用。
张掖丹霞游客中心全景
储备项目开拓空间,张掖文旅高质量发展
今后,张掖将继续整合文旅资源,储备交流项目,采取市场化手段,开拓发展空间,继续开展“梦回古丝路·相约新张掖”为主题的“百城百场”文化旅游宣传交流活动,办好“河西石窟与中西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全国文化馆“百馆联动”、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全省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等,加快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体验中心项目建设进度,增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互鉴,推动张掖与全国全省各地优秀旅游城市的文化旅游交流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迈进,促进张掖乃至河西走廊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报送:张掖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来源: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网站
页:
[1]